地面上對應的這片區域是一條叫姚衙前的古巷,這里大體保留著宋代的格局,散落著歷朝歷代的房子。在被問及“老城為啥不淹水”時,老人們都說,贛州是座“浮城”,而且是烏龜形,龜首在城南,龜尾在城北,所以不管江水怎樣漲,贛州城都能跟著浮起來。
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說,明初朱元璋大戰陳友諒,軍師劉伯溫欲破贛州城,久攻不下。最后劉伯溫派人用鐵釘將“龜”的四只腳釘住,才得以水淹贛州,破城而入。
在贛州市博物館文博專家萬幼楠眼中,這些民間傳說都不大靠譜。“不發生洪澇完全得益于一套現在看來都相當先進而科學的城市排水系統。”他說。
史料記載,在宋朝之前,贛州城也常年飽受水患。北宋熙寧年間(公元1068年—1077年),一個叫劉彝的官員在此任知州,規劃并修建了贛州城區的街道。同時根據街道布局和地形特點,采取分區排水的原則,建成了兩個排水干道系統。因為兩條溝的走向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故名福壽溝。
萬幼楠分析說,在現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夠,一般都要用抽水機,而福壽溝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辦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
不過,每逢雨季,江水上漲超過出水口,也會出現江水倒灌入城的情況。于是,劉彝又根據水力學原理,在出水口處,“造水窗十二,視水消長而后閉之,水患頓息”。
在萬幼楠看來,水窗是一項最具科技含量的設計。原理很簡單,每當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時,即借下水道水力將水窗沖開排水。反之,當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時,則借江水力將水窗自外緊閉,以防倒灌。
同時,為了保證水窗內溝道暢通和具備足夠的沖力,劉彝采取了改變斷面,加大坡度等方法。有專家曾以度龍橋處水窗為例計算,該水窗斷面尺寸寬1.15米、高1.65米,而度龍橋寬4米、高2.5米,于是通過度龍橋的水進入水窗時,流速陡然增加了2~3倍。同時,該水窗溝道的坡度為4.25%(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4.25米),這是正常下水道采用坡度的4倍。這樣確保水窗內能形成強大的水流,足以帶走泥沙,排入江中。
至今,全長12.6公里的福壽溝仍承載著贛州近10萬舊城區居民的排污功能。有專家評價,以現在集水區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處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應付,也不會發生內澇,“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贊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