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山五路東漢、晉、南朝三代城墻。
5.大塘街商住樓宋代河堤。
4
古水道繪出
經貿“血管”
廣州古來就是水城,水道堪稱編織廣州城市的經緯線,更是這座繁華商貿都市的經濟“血管”。據史料記載,在大中祥符七年,邵曄任廣州知州時,由于子城臨江無濠,船只備受臺風摧殘,邵曄鑿內濠以通舟楫,作為船舶避風之所。熙寧三年,王靖建成東城后,又在城外鑿濠,形成貫通東西的玉帶河。早在北宋景德中期開鑿的南濠(又名西澳)成為當時廣州最大的內港碼頭。到南宋開慶元年(1259),經略謝子強在大修城濠后,又從白云山引水至濠城,筑堤灌溉城北一帶的農田,做到修濠與農田水利相結合。
“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是古人對廣州城的山水格局和空間環境的描繪。宋代修建的六脈渠由東西共6個水渠組成,水流從這里流到東西兩個濠涌后再進入玉帶河,最后流入大海。六脈渠明清時都有疏浚,直到民國時期還在使用。現六脈渠同玉帶河、西濠均已改成暗渠,但仍是廣州重要的排水渠道。1997年5月,配合吉祥大廈基礎工程進行的考古發掘,發現宋代六脈渠中的“左一渠”的一段石渠,長9米,上寬4.03米,下寬3.6米,深5.14米,兩壁用紅砂巖和灰白砂巖石條砌筑,采用一層橫向,一層縱向的方式壘砌,內壁平整牢固。這為研究廣州的水道變遷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依據。
考古專家們的另一大發現當屬清水濠,也就是舊時廣州東城的水運大動脈。
考古所資深考古人廖明全介紹,2002年、2007年在大塘街東、西兩側發掘、清理出一段古河道的東西河堤,大致為南北向。分早晚兩期修筑。早期河堤以一排大木樁沿河邊打入淤泥,再在木樁西側砌木檔板,然后在內側填土并夯實,以使河堤更加牢固。晚期河堤位于早期河堤東面8米,以紅砂巖條石砌筑,紅砂巖條石均經過琢打,形制規整,以縱橫交錯的方法壘砌。一些條石一端專門打制成榫頭結構,起加固作用。根據考古出土遺物判斷,早期河堤年代為南漢或更早。晚期河堤約建于北宋。
當時發現的臨河木構建筑位于工地北面,緊貼早期河堤。北面未發掘到邊界,清理部分東西長約15米,南北寬約8米。建筑結砌講究,其南側可見一排大木樁,內側有木擋板,然后填碎磚和土,局部地方還用條石砌筑。建筑中間也不等距打下木樁加固。建筑東頭呈斜坡狀伸入河道,也用大圓木護邊加固。該木構建筑的年代初步判斷約在南漢或北宋早期。由已發掘的情況可見其屬于大型臨河建筑。
考古專家表示,當時發掘的南漢北宋時期河堤和臨河木構建筑,為研究廣州城的發展變遷和廣州古歷史地理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初步測算這段古河道在兩宋時期寬逾70米,古河道淤泥厚達四五米,可見其規模之大。根據文獻記載,可推斷此河道即為宋時的清水濠,又稱文溪,發源于白云山腳,向南匯入珠江。發掘所見,明清時期這一帶仍然為水域。時隔僅數百年,到今天,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反映出廣州城區的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