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整體就是一個政權機構?
探明秦皇陵夯土堆內有臺階后,段清波和他的隊員開始意識到,秦皇陵不僅僅是能挖出寶貝那么簡單。
光從臺階的設計看,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陵墓設計,段清波認為這種建筑理念很可能融合了西方的設計構思。有文獻記載,秦始皇往西到甘肅出巡,遇大人族,腿長六尺。這種說法有夸張的成分,但“那時候秦國和西方,至少是中亞、西亞的大規模交流可能已經開始了。”段清波分析說,“兵馬俑這種藝術形式,之前是沒有的,之后也沒有。那么大的陶俑,沒有新的理念,是做不出來的。”
盡管,段清波發表勘察結論后,遭到許多國內考古專家質疑。但段清波覺得無所謂。
隨著科技部專家的撤離,陜西各考古相關部門的協調也不斷出現問題,2003年,秦陵的考古勘察基本停滯。
雖然無法帶著隊員繼續打洞勘察,但已和秦陵打了五年交道的段清波一直沒有放棄研究秦陵,在這位秦漢考古專家心中,有太多的疑問需要去尋找答案。
在秦始皇之前的秦國帝王陵墓里,都只有車馬坑,而秦始皇陵有兵馬俑坑、馬廄坑、戲俑坑等等種類繁多。表面看似秦始皇貪婪,死后要將生前的一切都帶走。可段清波經過多年研究得出自己的推斷,“我們覺得秦陵整體就是一個政權機構,由一個個坑組成。”他認為,“秦始皇把他創造的整個國家機構體制放到地下,他太想看到秦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后的西漢王陵也學他,但到了西漢后期陪葬坑越來越少,因為他們不知道秦始皇的真實用意,只是單純模仿。”
歷代很多文獻在肯定秦始皇完成統一功績的同時,都說到他的貪婪、殘暴。從漢代開始,這位偉大的君主就被描寫成惡人。對此,段清波也有他不同的理解,“秦始皇思想博雜,什么思想管用他用什么。當時的儒生常常挑皇帝毛病,卻少有建設性意見。慢慢地秦始皇把儒生排除在自己的政治圈子外。秦滅亡后,下一個朝代的統治者要把他說得一錢不值,以鞏固自己的統治,于是秦始皇在漢初被漸漸有話語權的儒生妖化了。而《史記》里,司馬遷是想拿秦始皇說事,向當朝皇帝諫言。比如,說秦始皇13歲即位就開始修陵墓,其實是在暗諷在位54年、卻花了53年修陵的漢武帝。”段清波解釋說:“可所有的文物現象都表明,秦陵是短期內形成的。修陵人墓地的瓦片上刻的字表明,他們來自東方六國,最遠的是山東、江蘇,這說明修秦陵是秦統一后的事。”
不但修建期短,如此宏偉的秦陵其實是項未完工的陵墓。有文獻記載,秦陵封土達50丈,約116米。如今從任何角度看都只有50米左右。有人說是兩千多年間水土流失造成的,但考古隊鉆探時發現陵墓周邊水土流失的痕跡很少。而文獻記載的許多西漢王陵的封土高度,與現在的實際高度差不多。另外,秦陵內城墻建有廊房,繪有壁畫,但外城墻卻很粗糙,像是匆忙結束的工程。
段清波認為,這和當年陳勝吳廣起義有關,修陵人都被調去打戰了。統一后的秦國有近2000萬人,其中40萬人修長城,蒙恬要了30萬人防匈奴,修秦陵阿房宮用了70萬人等等,據段清波統計,秦國在短時間內有十分之一的青壯年都被用在了非生產活動上,這就需要更多的人給他們給養。可國家無暇無人進行經濟生產,逐漸面臨崩潰。
挖還是不挖,是個大問題
在最新規劃中,陜西將成立秦皇陵博物院,并以秦陵為中心,建立遺址公園。目前已完成征地3000多畝。同時在已經發現的陪葬坑上建立小型博物館,如鎧甲坑原址建館,戲俑坑原址建館。秦陵的內外城墻也將以綠化帶的形式標明。
很多人好奇秦陵考古和地宮全貌到底何時能呈現。“亮點在秦陵,這里的發掘可能是轟動性的。我的研究方向也已經逐漸轉向秦陵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劉占成并不回避自己的改變。
許多專家都紛紛呼吁打開秦陵地宮。但從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長吳永琪,到多年從事秦陵研究的專家都向媒體表示暫不考慮此事。因為挖開很容易,但目前世界范圍內,都沒有有效的方法保護地宮內的文物。從現狀看,不挖就是最好的保護。不能為了滿足一些人的獵奇心理貿然發掘。
“秦陵我不主張挖。封土本來就是重要遺跡,挖光了大煞風景。更重要的是,考古不是獵奇,要先把陵墓周圍都研究清楚。但這不意味著放棄研究地宮。”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前館長袁仲一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有專家表示,目前掌握的技術,可以使用小機器人進入地宮拍攝影像資料。但這個方法何時能夠進行,就難說了。
在陜西考古界內部,大多數人都不主張發掘秦陵地宮。對于帝王陵墓,國家文物局的政策是不主動發掘,一切發掘都從文物保護出發。而且秦陵園區內的186座陪葬坑、500多座墓葬就值得考古人員發掘研究很長時間。
但發掘秦陵周邊的遺跡又談何容易。
只能勘察,不能發掘,也一直是秦陵考古隊面對的問題。段清波曾經帶著隊員在村民居所門口不遠發現陪葬坑,而且掩埋得很淺。為了使陪葬坑不被盜挖,段清波曾申請發掘此坑,但遭到上級部門拒絕。
考古隊每一次挖掘都需要國家文物局審批,得到批準才能挖,也才有錢挖。地方考古機構都不敢私自開挖,如果違規操作被發現,接下來幾年都很難拿到國家下撥的經費。
在段清波看來,因為“秦始皇太著名了,太吸引人了”,使得關于秦陵的任何挖掘都極難得到批復。2009年年初,段清波辭去了考古隊的職位,到西北大學任教。
秦陵這類遺跡難以獲得審批通過。其中牽扯的利益太多。
有相關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只有各種力量達成最大利益的時候,才會做。”現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秦陵考古隊在新隊長張衛星的帶領下,對秦陵區進行勘察,他們在做的工作是段清波曾計劃在2007年就該完成的。而即使是這樣,周邊的考古發掘時間表仍無從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