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接著說,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傳承、不斷豐富發展而沒有中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有發達的出版業。古代的出版人給我們留下了八萬卷典籍,舉世罕見。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看望英語編輯室的編輯人員時,溫家寶說,我們的出版社不僅要推動中華文明建設,而且要促進世界文明的傳播。
在文津廳,溫家寶與商務印書館的作者、譯者和編輯們圍坐一起,像老朋友們一樣促膝而談。這里有紅學家馮其庸、法學家潘漢典、翻譯家何兆武等。
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出版業得到了長足地發展,每年出版圖書二十七萬種,出版總量居世界第一,新媒體、新介質、新技術快速發展。
溫家寶對大家說,一個發達的出版業的重要標志是看出版物的質量。繼承和發揚是文化的特性,而質量是出版的生命。要出版一部好的作品,首先作者要有豐富的閱歷,深邃的思想和高貴的語言。其次還需要編輯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一絲不茍的嚴謹作風。要多出那些能給人以文化熏陶、思想啟迪和精神力量的書,出那些歷經滄桑、光芒永不磨滅的書。一句話,就是要出好書。
聽了總理的話,馮其庸先生說,我始終忘不了一位初中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每篇文章都要讀完五遍以后再上交。其實,讀就是讓你改,這位老師我永遠忘不了??偫硇χ舆^話茬說,“你說的對,文章有時不讀發現不了錯誤?!?/p>
總理要求作者和編者都要講究質量的話引起在場學者的強烈共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江藍生說,后人從《康熙字典》中還發現了不下2萬處錯誤。這個案例就告誡我們,必須戰戰兢兢、充滿敬畏地編好詞典,履行社會責任。
國家圖書館今年已經有100年的歷史,館藏文獻達2697萬冊(件),是國家總書庫、國家書目中心、國家古籍保護中心。
下午4時許,溫家寶來到國家圖書館二期新館。他走進檢索大廳,聽取工作人員的介紹,并通過液晶顯示屏“翻看”電子圖書,體驗虛擬閱讀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