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重要使命
從朱炳仁手中接過信件,高美斯感到了它的重量。“我很愿意做這個使者,一定把這封信帶回巴黎,親手轉交給貝爾熱先生。”高美斯說,這是他回國后的第一個使命。
圓明園獸首拍賣一事讓很多中國人認識了高美斯這位法國人。2009年2月19日,正是他以“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的名義,在最后一刻向法院申請了禁拍令。1982年,高美斯第一次來到中國,深深地迷上中國的文化和文物,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幫助中國追索流失海外的文物。在法國,高美斯幾乎成了“亞洲文物專家”。
座談會上,高美斯動情地說,他回國后還有第二個使命,就是遞交他給薩科齊先生寫的一封信。在信中,他希望向薩科齊先生闡明獸首銅像回歸的必要性,并讓他了解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高美斯提出“尋求一種可能性”。他認為,可以讓空客、家樂福等法國企業共同支付,購買獸首后歸還中國,法國政府對這些企業提供稅收優惠等政策。
事實上,獸首“回歸”的路線并不那么固定,“可能性”始終存在。但是,一些僵化的思維方式必須被打破。
“現在,公眾都習慣了用數字來衡量獸首的價值。”王維明指著一張獸首價格趨勢圖說,從保利集團以均價1000萬港元拍得猴、牛、虎三個獸首,到6910萬港幣購得馬首,再到現在鼠首、兔首均價近1億港元,人們關注的是獸首價格一路走高,卻忽視了拍賣以外的文物“回歸”方式。
“在已經回歸的獸首中,豬首就是通過民間交涉的方式回歸的。”王維明介紹,2002年底,基金會在紐約尋訪到豬首的下落。通過協商,澳門富商何鴻燊于第二年9月出資600多萬港元將其收購,并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
4月2日上午,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與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我們希望搭建起民間溝通的橋梁,促成文物回歸。”王維明認為,完美復制鼠首、兔首的提議,就是雙方合作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