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兵馬俑受到損壞
記者了解到,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在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遺址上,位于陜西省臨潼縣東7.5公里的驪山北麓。1974年才被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發現,之前,這里曾是一片柿子樹林。
博物館負責人說,正是靠著驪山的一大片平原,所以汶川地震時只是感覺晃了一下,博物館的建筑非常結實,只有少量兵馬俑受到了損壞。
經陜西省考古隊勘探發掘,最后找到的秦始皇時代的大型兵馬俑坑3個,總面積2078平方米。
整個兵馬俑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其中,一號坑為“右軍”,埋葬著和真人真馬一樣大的陶俑、陶馬約6000件。二號坑為“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余件,戰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車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車1輛,陶馬4匹,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
“由于歷史原因,這些兵馬俑發現時,都是支離破碎的。現在看到的比較完整的兵馬俑,都是專家們經過長時間修復的。修復一個兵馬俑大約需要一個人工作1年零8個月。”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而目前,為了保持兵馬俑顏色鮮艷,部分一號坑和二號坑沒有開掘,對這些沒有修復的兵馬俑有多大影響,我們無從得知。而地震對已經修復兵馬俑的影響則是潛在的。
另外,兵馬俑體現了秦始皇時期的連接技術,每個兵馬俑的身體是整體制作的,而頭和手是后期拼接的,所以地震后,兵馬俑的“頭歪了”,部分地方出現了裂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