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30日電(白瀛 余慶紅)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委托中國民族博物館進行的緊急搶救羌族文化遺產項目已于日前啟動,文化遺產實地調研、損毀評估以及征集、記錄工作即將展開。
30日在京舉行的四川地震災區羌族文化搶救和保護座談會上,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韋榮慧介紹說,在四川地震中,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北川羌族自治縣嚴重受災,大量物質文化遺產損毀,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遇難。
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歷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時代。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羌族人口為30.6萬,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北川、黑水等地。羌族的建筑、服飾、飲食、音樂舞蹈、宗教信仰等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歷史文化價值。
韋榮慧說,項目的搶救范圍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屬各縣及北川羌族自治縣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座談會結束后,對文化遺產存留現狀的實地調研、損毀評估以及征集、記錄工作也即將展開。
據介紹,還將編輯出版系列書籍,提出民族村鎮災后重建與文化重建的建議及措施,以及修復羌寨、建羌族博物館、建立羌族藝術團、扶持娃娃合唱團、非物質文化進入課堂、組織好各種工藝技藝培訓等。
此外,搶救羌族文化遺產特展計劃將于6月15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開幕。
國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在座談會上說,國家民委已經意識到搶救和保護羌族文化的緊迫性,因為很多文化遺產已經消失了。他說,在重建中應該以人為本,統籌兼顧,“既要考慮到有房住,建設一個物質的家園,同時又要考慮到建設一個文化的家園,讓大家心靈得到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