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修建中華文化標志城的預算是多少?300億。
是個問題;這錢花得值不值當更是個問題。
3月9日,政協委員孫淑義在政協大會發言中提到,因工程龐大,建議以國家名義設立“中華文化標志城建設基金”,納入國家預算。孫淑義的發言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更有委員直陳反對意見:“我是納稅人,我反對用我的錢去蓋這樣的東西,借文化名義大興土木。”
長城很長,但是我敢肯定,推土機是要強過木棒棒的,火車皮也是要強過小推車的,我們還活著的當代人肯定有能力修出更長的長城。但是好像并沒有哪位老兄突發奇想要去舉現代化之力再去修建一個新的兩萬里長城來和古人較勁兒。古人修出來那叫偉大,現代人再去修出來那叫腦電波搭錯車,外加破壞生態平衡。
中華文化標志城,有300億的人民幣在那里壯膽,微縮全國各地的特色文化,然后一股腦兒地都堆到濟寧去,紅的、黃的、藍的、白的、黑的、紫的,加上東西南北中的游客,眼瞅著是很熱鬧。光聽名字倒很像是“世界園藝博覽會”,不過都貼著個標簽——此為贗品,非買勿動。可以肯定的好處是適應了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一日遍覽中華文化,省去了奔波之苦,——“雖然是假的,但是真的不也就這樣看嗎?”阿Q哥說。
把二十畝地的小麥都堆到一畝地里去,然后供大家取經和參觀,并以資記者拍照媒體刊登,這叫“放衛星”;現代的話是擺出個Pose照個藝術照,妹妹都像章子怡,哥哥都像周潤發,就是不怎么像自己。此照片可以用來相親,也可以貼在自己的博客上,但就是不能用來做“尋人啟事”。
修建中華文化標志城,其實就是用你自己都不知道相片里是誰的藝術照來做“尋人啟事”,也可簡稱是在用300億人民幣來放一顆“文化衛星”。
這樣的一顆“衛星”頂好或者頂不好的結果就是花300億造了個中國各地文化的沙灘模型。山西大槐樹尋祖文化在西大街,陜西窯洞文化就在東大街,青海的花兒文化可設在北大街,北京的胡同文化干脆就設在南大街……外加門牌編號,找起來方便。
中華文化標志城內還坐落著曲阜孔府、孔廟、孔林這些世界文化遺產。強調一下,這些可都是“如假包換”的真品。可以想象的是,將來的形勢是一大堆贗品包圍著幾個真品。真品感覺有些孤單,真品的危機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時候對周邊的環境可是有過承諾的。(張軍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