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報道,針對近日頗受海內外媒體關注的圓明園復建工程,記者22日了解到,圓明園擬在今年年底復建長春園宮門,目前此項目尚在籌措中。(據9月23日中新網)
看來,一度引起海內外熱烈爭論的圓明園復建工程,仍然在有序進行,輿論的質疑和公眾的“指手畫腳”只是得到了一個“謝謝你的反對意見”的回報罷了。
按照圓明園管理處主任助理宗天亮的介紹,“復建”這個概念,是指在原建筑蕩然無存的基礎上,根據歷史原貌,重新建構一個形神兼備的“贗品”,而且也要作為文物來保護。筆者不知,花巨資“復建”一個“贗品”,究竟是為了重現昨日輝煌,還是展現今日繁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沒有今日之繁榮,是難以重現昨日之輝煌的。因此,我總是“居心不良”地覺得,對于某些人來說,展現今日要比重現昨日更為主要,更為心切。如果可以這樣理解,那么,貨真價實的圓明園是封建帝王的“享樂工程”,而形神兼備的“贗品”則有可能成為某些人的“形象工程”。
一個斷壁殘垣的圓明園“立”在那里,將永遠是國人心中的痛;一個金碧輝煌的“贗品”“呈現”在眼前,我們更多會感慨古人與今人巧奪天工的本事,并以國運昌盛為自豪——那么,是要用繁榮抹去我們心中永遠的恥辱和疼痛,還是要用那一片殘破與悲涼來警示現在的繁榮,永遠保持一種“盛時要做衰時想,上場要想下半場”的危機意識?筆者以為,沒有一點居安思危的意識,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難免“始而驕佚,繼而流蕩,終而溝壑”。
當年,清朝皇帝在修建圓明園時,心里定然有著一種大清帝國繁榮昌盛、窮用不盡的驕負,何曾會有方盛慮衰之意?修建圓明園那150年,恰恰是西方文藝復興、工業發展、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大步前進的時期。橫向比較,大清帝王沉浸陶醉在“盛世”之中時,中國正一步步落后于世界。透視歷史深處,縱觀中西發展,圓明園在修建之初,似乎已經注定了最終會淪為一片廢墟。
歷史的狼煙已經遠去,傷口一天天愈合,疼痛被逐步淡忘,圓明園以史為鑒的政治意義正越來越多地被藝術成就所替代。不可否認,圓明園是舉世無雙的皇家御苑和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是難得的“藝術瑰寶”,其藝術成就足以讓國人揚眉吐氣。但圓明園在政治上是無數人民血汗的累積,是國人恥辱的象征,絕對談不上民族的驕傲。依筆者之見,保持圓明園一片廢墟的歷史風貌之歷史意義,就在于真實地展示驕奢淫逸的可悲下場,斷壁殘垣的圓明園才可以擔當歷史的見證人。
退一步講,根據歷史原貌,重新建構一個形神兼備的“贗品”,真如某些專家所言,能夠“重現當年‘萬園之園’的繁華勝景”,并借此體現國運之昌盛,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那么,我們是否要“復建”阿房宮、鹿臺等呢?體現國運昌盛最好的辦法,是讓國人擺脫貧窮,活得幸福、自由,活得體面、有尊嚴,而不是弄些“偽”建筑來彰顯。所以,復建圓明園還不如“無為”,維持原貌,多做一些保護、考古、文物收集的工作,這樣既尊重了歷史,又是對后人負責,也才是最大的作為。□廖保平(湖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