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業時代:文化遺產期待救贖
剪紙、泥塑、雕刻、木偶、花鼓燈、黃河號子、毛筆、原生態民歌演唱……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活態文化,由于受人類社會結構和環境改變的影響,以及其本身存在形態的限制,必然帶來它的社會存在基礎日漸狹窄的發展趨向。
面對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加速、環境惡化、旅游開發等威脅,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處于瀕危狀態。如何保護文化遺產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搶救和保護那些處于生存困境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后工業時代賦予我們的非常緊迫的歷史使命。
“在后工業時代,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它在與城市化和全球化的進程進行一場艱巨的抗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國家中心主任田青曾經說,在中國,每分鐘都可能有一位老藝人、一門手藝或一首民歌消失,每秒鐘都可能會有一幢老房子被拆掉,都標志著一份文化的流失。
“申遺”是最好的文化遺產保護方式嗎?
最近,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長城保護專家董耀會表示,申遺本身作為一種利益驅動,在短時間之內解決不了其負面影響,但總體上說有利于保護中國文化遺產。就拿長城來說,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后,盡管在旅游開發上存在一定的破壞性因素,但實際上,申遺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長城這一文化瑰寶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即便申遺失敗,各地在申遺過程中能夠學會尊重文化產業獨特的發展規律,找到保護與開發的最佳平衡點,申報過程也是認識提高的過程。
但僅靠申遺來救贖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方式也太過單一,力度也顯得太過單薄,更何況,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面臨著嚴峻考驗。據文化部部長孫家正介紹,當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的文化生態環境急劇改變,資源流失狀況嚴重,后繼乏人,一些傳統技藝面臨滅絕,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沒有得到依法保護,法律法規建設有待加快,保護機制亟需完善。
如何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專家有著共同的觀點,那就是靠每一個公民的積極努力和參與,努力搶救民族記憶,把保護國家文化遺產活靈活現應用在生活當中,從而使文化遺產有效地得以傳承和發展,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文/李世頂)(本報綜合《經濟視點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