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爭:遺址位于兩省交界處
“許家窯-侯家窯遺址”位于兩省的交界地區。上世紀70年代挖掘這個地方的時候,文革遺風猶存,河北那邊的村莊民眾對此避之不迭,而山西許家窯的村民則熱情支持并配合了考古工作。省界是以河溝劃分的,溝西為許家窯,溝東為侯家窯,遺址就在溝西。但由于歷史的原因,溝西仍然有部分侯家窯的耕地。“河北方面的爭議,大概就是由于這個原因。”祁金富說。
“學術界只有許家窯遺址、許家窯人和許家窯文化的概念,并沒有侯家窯遺址一說。”胡平,大同市博物館研究員,大同市惟一的舊石器考古專家,曾經師從賈蘭坡,并與衛奇一起對許家窯遺址進行過文物調查。8月8日,他接受記者采訪時,對許家窯遺址出現命名風波很是感慨。
胡平介紹,無論是遺址的發現人、發掘人,還是后來的研究者,在公布或者發表有關研究成果時,無不以“許家窯遺址”稱謂,這在學術界已經成為定論。1996年國家公布新命名后,學術界雖對此有過質疑,但在以后的學術研究中還是認可了“許家窯-侯家窯遺址”這一稱謂。“但遺址的主體概念仍然是許家窯人和許家窯文化,這一點是任何人沒法改變的。”
記者隨后查閱了大量資料,在遺址的發現者、發掘者賈蘭坡、衛奇的著述中,對遺址的稱謂均是“陽高許家窯舊石器文化遺址”;《中國通史》《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中,也是以“許家窯人”和“許家窯文化”對這一遺址進行闡述的。
保護:急需大家發力
“歷史和文化是沒有省界的。如果山西、河北雙方能夠就此進行一些溝通和交流,這種紛爭完全可以避免。”胡平說,“其實,無論稱許家窯遺址,還是稱侯家窯遺址,都不重要,關鍵是在這里面要出研究成果,大家要共同保護好這個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遺址”。
8月7日,記者在河北省陽原縣采訪時,陽原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成勝泉向記者表達了同樣的意愿。他認為,“許家窯-侯家窯遺址”是人類共同的遺產,目前的紛爭對遺址的保護和搶救沒有任何益處。他表示,河北方面愿意就此與山西進行溝通,在共同立一塊符合國家命名的保護碑的基礎上,攜手合作進行學術研討和考古發掘。
8月8日,在大同市博物館,記者見到了2005年9月在許家窯遺址發現的嵌齒象牙齒化石和另一種大象的股骨下部殘段化石。胡平說,這次發現填補了許家窯遺址考古發掘的一些空白,意義很大。可以肯定,許家窯遺址還有許多東西待發掘,有價值的東西還很多。這也對許家窯遺址的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現在這個遺址雖然是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可現場就是一堆土,沒有任何說明,參觀者不知道出土過什么文物,有什么價值,應該怎么保護。”胡平說,目前,遺址由于受自然力的侵害,面貌已非,更嚴重的是遺址前方有條河溝,主河道緊挨遺址,若遇洪水,很容易遭侵蝕,發生坍塌。地層中的尚未完全發掘出的石制品和化石也可能隨時被沖刷而去。如不緊急保護,損失難以估計。
記者采訪時,河北省投資2900多萬元的泥河灣博物館剛剛奠基。在這個浩大工程的規劃中,“許家窯-侯家窯遺址”的保護被列入計劃。
“在規劃中,我們要在遺址上建設現場展館,對遺址進行永久性保護和展示。”成勝泉說。
大同市文物局一位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同市的“十一五”規劃中已經涉及到了許家窯遺址的保護問題,但是保護工作在開展前仍然需要兩省協調,“先解決了爭議才能研究保護、開發等事宜,否則工作難以開展”。(記者 郭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