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十七大輝煌廣東:與“只做不說”的傳統粵商相比,他們有著更強的創新和進取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在廣東經濟發展的一路高歌下,新一代粵商群體也在整體崛起。
新粵商迎來最好創業期
昨天,在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和廣東省工商聯共同舉辦的“走向世界的新粵商”財富沙龍活動中,與會專家和600余位廣東企業家表示,新粵商正迎來歷史上最好的創業時期。
廣東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從唐宋、明清再到近代,粵商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現象之一影響深遠。近20多年來,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中國經濟與國際接軌的最重要窗口之一,新粵商又以獨特的營商風格,成為中國經濟大潮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新粵商應包括“新客家人”
新粵商的范圍在擴大。在傳統概念中,粵商是指那些廣東籍企業家,不過,廣東工商聯有關負責人認為,新粵商還應包括在廣東發展的所有企業家,“即使他以前不是廣東人”。
這位負責人表示,改革開放以后出現了“全國人民闖廣東”的潮流,無論是對廣東經濟的直接貢獻,還是對粵商文化的沖擊和融合,“新客家人”都是了不起的力量。比如,占全產值七成以上的廣東美容美發行業,近一半的企業家來自省外。
新粵商的創新能力更強。廣東省社科院院長梁桂全認為,改革開放令粵商勇于創新、爭喝頭啖湯的創新精神,在新粵商身上得到進一步放大。
這種創新,可能是一種“廣東制造”:從“珠江水、廣東糧”到“嶺南衣、粵電子”;從“小霸王”的學習機到朗科的優盤。當然,也可能是一種產業發展模式:一年廣東美容美發博覽會,就拉動了全國相關行業七成以上的年產值。潮汕商人黃光裕,利用制造業的方式做零售,大規模地復制家電商場,一度做到中國首富。
這種創新,還可能是新粵商“制造”的一種生活方式:騰訊QQ、在全國大中城市縱橫捭闔的地產“大盤時代”;在剛剛頒布不久的全國首批66家5A級風景區中,來自廣東的華僑城和長隆集團,是其中僅有的兩家主題公園……
新粵商更加務實和誠信
創新之外,是新粵商更加務實和誠信。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說,在長期市場經濟浸淫中,越來越強契約精神,也讓新粵商由然而生“雙贏”和“多贏”思維———在很多時候,這會讓新粵商獲得更多商機。
廣東商人曾以“憑經驗和感覺做生意”出名,現在,很多人為掌握最新知識而成為大學課堂的常客,不僅廣州各大高校MBA課堂高朋滿座,珠三角企業家也是中歐國際商學院和北大光華等地最重要的生源。
最后,是新粵商吆喝意識大大增強。20多年前,在改革初期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珠三角商人只是“只做不說”;今天,隨著市場規則的明晰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人開始大聲吆喝,至少也能“邊做邊說”。為此可印證的是,來自廣東的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總數,已連續10年全國第一。
當有人贊揚長隆集團開創了中國主題公園新模式的時候,董事長蘇志剛卻說,“這只是才剛剛開始”。不止一位廣東企業家表示,目前的市場環境,算得上是歷史上最好的創業時期。
不過,也有專家和企業家指出新粵商的不足。廣東省工商聯會長陳丹說,廣東企業家低調和務實,“有時有點過頭”。其直接表現是,在資本市場上遠沒有浙商來得活躍。廣東商學院教授王先慶也表示,粵商相互之間不喜歡合作,習慣各干各的,“這也不利于新粵商的進一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