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相伴而來的陣痛:可以在協調發展中解決
高校擴招,極大地促進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但也伴隨著陣痛,在實踐中呈現出一些弊端。
教育環境、師資問題的矛盾。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需要增加師資實現同步增長,驟然擴招,生師比提高過快,教師負擔過重,影響授課質量。與1998年相比,2005年,湖北省高校在校生增加了4.2倍,而校園建筑面積擴大了3倍,教師只增加了2.1倍,師生比由1:11變成了1:17。辦學條件的改善、師資力量的發展滯后于學生規模的擴大,從而直接影響了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但是,若驟然擴大師資隊伍,有可能又會因師資規模增加過快而導致整體師資水平下降,同樣影響教學質量。
后勤服務的巨大壓力。因為招生數量快速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長跟不上規模發展,部分高校辦學條件不足,在擴大招生規模后,生活、學習所必須配套的硬件設施的建設速度和完善程度,未能較快地滿足需求和期望。高校生均儀器設備、實習場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專業與課程結構調整滯后,難以適應就業市場需求的變化,將對畢業生就業帶來不利影響,學生就業壓力增大。隨著高新技術發展和全球經濟化的加速,我國的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專業結構、培養目標調整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更新嚴重滯后,使許多高校畢業生難以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擴招后,這一矛盾更為突出,將直接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不利影響。
控制規模,調整結構,注重質量。2500萬人的高校在學人數,23%的毛入學率,規模世界第一,這些數字充分昭示了我國高等教育已步入大眾化階段。機遇和挑戰并存。今后一個時期,高等教育的重點是:適當控制招生增長幅度,相對穩定招生規模,切實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走“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之路,是高校的生命源。
適當控制招生增長幅度、相對穩定招生規模之后,還需要調整和優化高等教育的結構,包括學科結構、類型結構、層次結構等。比如,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的比例,普通本科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的比例,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等,都要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高校、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和調整,使我國高等教育的結構更加科學、合理,從而產生更大的效益。
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教育內容改革:由以課本為中心的科班教育向以提高創新能力、創業和就業綜合能力為主的專業教育轉變。加強調查和預測的力度,按照現代教育理念設置專業和課程,優化高校的專業結構和課程結構;教育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重點,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運作能力融為一爐;不斷更新和提高教師的學業水平,引導教師樹立嚴謹的學風,倡導把研究高深學問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進而引導學生增強創新、創業和就業的能力。教育方法改革:由課堂單純講授式向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教與學互動轉變。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構建“指導性授知與主動性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多提供發表創見和施展創新能力的機會。尤其應當強調的是,廣泛開辟第二課堂,組織學生更多地接觸與專業相關的實際領域及現實生活。
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的平衡。從國外來看,完成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并不是傳統大學。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會產生一批新的學校,美國是社區學院,日本是短期大學,英國是多科技術學院。但是從中國目前進行的大眾化進程來看,卻選擇了和國外完全不同的途徑,是通過精英教育階段的傳統學校來完成大眾化的任務。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北航高教研究所趙婷婷博士認為,這與新生的學校缺乏足夠的生長空間有關。長期以來,我們的民辦教育一直處在邊緣位置,沒有獲得平等的對待。
趙婷婷認為,最根本的還是要順應大眾化教育的特點,把民間的力量、社會的力量引進來,我們的教育才會有健康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