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
人民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林露 趙晨雁 現代教育報記者 蘇金柱) 在北京會議中心全國政協委員駐地,圍繞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公開征求意見稿)和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一些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康。
■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
為開展工作“給足了底氣”
記者: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與以前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教育的表述有哪些不同?
王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是對高等教育闡述最為詳細的一次,特別是談到了“進一步落實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這對于教育行政部門開展這項工作給足了底氣。
記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要推進高等學校管理體制和招生制度改革,鼓勵高等學校適應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推動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術發展緊密結合”的任務目標,請您結合四川省的實際情況談談對這一任務目標的看法。
王康:現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存在一種普遍的現象,不管是“985工程”學校、“211工程”學校,還是普通高校、高職高專院校,普遍存在著自身定位不明確等問題,從而出現“千校一面”的局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這一任務目標對于推動高校人才培養、促進經濟社會增長方式轉變都具有重要意義。《規劃綱要》針對此也提出了“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的目標,這對于提高當前大學適應社會發展能力,辦出學科特色都具有重要意義。
以四川高校為例,不能為了學科建設而建設學科,應認真研究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根據自身實際,調整辦學定位,特別是要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切入點,依托地方科技力量、人力資源等優勢,深化辦學理念,突出地方特色,就會改變“千校一面”的現象。舉例來說,現在成都農家樂的發展如火如荼,但嚴重缺乏經營和管理人才,做大做強農家樂面臨著人才瓶頸,而我們的高校卻沒有相關專業。
再比如,據我們對四川省34所本科院校(含13所獨立學院)的調查來看,截至2009年6月,全省共有31所本科院校開設了文化藝術、體育類的專業,但專業設置多以藝術設計、音樂表演、舞蹈表演、音樂學、美術學、播音與主持藝術、表演、雕塑和導演等專業為主,且趨同性較強。但是,涉及文體產業的相關專業卻非常有限,許多與文體產業建設密切相關的專業,如文化經紀人、體育經紀人、文化市場經營、體育賽事設計、藝術品價值評估、演出公司經營與管理、媒體廣告與媒體運作、精彩賽事打造……卻沒有開設出來。這就使得高校培養出的人才難以支撐文體產業的健康發展,難以促進文體產業鏈的形成。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文化藝術、體育類大學生的就業空間。
現在四川省共有5萬多名藝術專業本科生,然而實際的就業市場上哪有那么多拉二胡、跳舞、播音主持和導演等工作崗位呢?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
符合科學發展觀思想
記者:近期國家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公開征求意見稿),您對《規劃綱要》怎么評價?期待它在哪些方面進一步完善?
王康:《規劃綱要》在起草過程中,胡錦濤總書記非常關心,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深入大、中、小學校調研。溫家寶總理親自擔任《規劃綱要》領導小組組長,先后發表兩篇重要文章,并多次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方意見,這體現了國家對《規劃綱要》的高度重視。
應該說,歷時一年半的《規劃綱要》起草過程凝聚了社會各界的智慧,現在公布的“公開征求意見稿”從基本內容來看,總體上是很好的,這是指引未來10年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藍圖。
教育關系千家萬戶,各方利益需求千差萬別,《規劃綱要》又涉及到各級各類教育,可以說是千頭萬緒。目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千頭萬緒中理清發展的思路,在千差萬別的各方利益中尋求平衡。
記者:作為主管四川省高等教育工作的領導,請您結合四川省的實際情況,談談對《規劃綱要》的理解。
王康:在《規劃綱要》中,提出為了“優化區域布局結構”,“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支持”,擬“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在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這樣的表述,這些表述都令人十分振奮。
因為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支持中西部地區地方屬高校的改革和發展,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這體現了統籌兼顧、“更加注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推進區域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思路。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據統計,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的20個省(區、市、兵團)擁有人口7.2億,占全國總人口的55.38%;擁有地方屬普通高等學校1150所,占全國總數的50.81%,其中,本科院校481所,高職高專院校669所,但其中重點高校卻很少。
自我國高等教育擴招以來,中央屬高校承擔了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和科技創新的重要任務,而地方屬高校則承擔了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
據統計,目前95%以上的大學生在地方屬高校就讀,因此,地方屬高校實際成了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的主力軍,也是滿足人民群眾讀大學的主要供給力量。
但是,東部和發達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存在著巨大差異,這種差異反映到地方屬高校建設上,也是令人吃驚的。以地方屬高校的生均預算內撥款為例,2008年,北京市為24380.4元、上海市為15349.2元、廣東省為10622.18元、天津市為9826.92元、浙江省為8771.4元、江蘇省為8156.83元;而位于中西部地區的湖北省僅為3713.46元、四川省為4000.78元、安徽省為4078.57元、河南省為4099.88元、江西省為4236.33元、湖南省為4531.27元。也就是說,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和發達地區地方屬高校在生均預算內撥款的差距為2~6倍,在其他方面的差距也就可想而知。
作為全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西部地區地方屬高校為我國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承擔著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與科技支撐的任務;還在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因此,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支持,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大提案情系國計民生
記者:在本次政協會議上,您準備了哪些方面的提案?
王康:這次政協會議,我一共準備了5個提案,分別是《關于盡快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的建議》、《關于在民族地區基層實施“財政供養人員使用雙語工作計劃”的建議》、《關于重視和加強“文體產業”發展所需留學人員選派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建立健全對經濟發展評價體系的建議》和《關于制止機場餐飲場所暴利行為的建議》,這幾項提案涉及到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和體育等多個領域。
記者:您的第一個提案——《關于盡快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的建議》前面已有闡述,請您再具體談談該計劃的實施路徑。
王康:在這里,還要特別強調以下幾點:
一、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應提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戰略高度,把這件好事盡快辦好,落到實處。
二、應重點支持、幫扶中西部地區100所現有基礎較好的地方屬高校,使之成為促進該地區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領頭羊”,若只支持十幾所或二十幾所,起不到多大作用。
三、中西部地區地方屬高校的發展和振興應在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增強創新方面取得進展,而不能完全依靠國家財政投入。但是,發展的第一步,必須依靠國家財政投入使之獲得突破性進展。按照目前中央部屬高校生均預算內撥款8000元以上的平均水平來看,中西部地區的地方政府是做不到的,目前該地區地方屬高校的生均預算內財政撥款只有4000元左右,以河南、四川和陜西這樣的人口大省為例,在校大學生都在100萬以上,若生均經費提高1000元,每年就是十幾個億,這還僅僅是常規投入。因而,還需要國家財政加大投入力度,要使這種支持和幫扶看得見、摸得著,要知道,一所高校多投入幾百萬元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記者:請您談談第三個提案——《關于重視和加強“文體產業”發展所需留學人員選派的建議》的具體內容。
王康:從縱向來比,近年來我國的文體產業的確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就橫向來看,比起西方發達國家的文體產業,我們還有巨大的差距。例如,美國電影《阿凡達》上映不到半年,全球票房就已達18.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億元,而我國電影的票房之王《建國大業》在國內的票房僅為4.1億元人民幣,不及《阿凡達》在中國大陸票房收入(10億元)的一半。
再如,就體育產業而言,意大利只有6千萬人口,但是其足球產業的年產值就達100多億美元;在英國,英超聯賽每年的產值已超過了400億英鎊(約合626億美元);至于美國,僅僅一個NBA聯賽每年的產值就接近千億美元。而在我們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目前產值上百億元人民幣的體育賽事卻十分罕見。同一個籃球運動員,姚明在國內CBA打球的年收入為40萬元人民幣,而在美國NBA打球的年收入卻高達1500萬美元。
因此,可以說,目前我國文體產業的特點是“大而不強”。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除了我國文體產業的發展歷史較短、基礎相對薄弱、機制體制局限等因素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還沒有把文體產業的發展從粗放式、經驗式經營,真正轉移到依托科技、依托創新和依托專業人才的支撐上來。也就是說,目前支撐我國文體產業發展的主力軍,還不是會創意、懂經營、善管理的專業人才,而是一群憑著滿腔熱情、“摸著石頭過河”的非專業人士。
成熟的文體產業需要各類高水平的產業人才來支撐,但是,我國的高校卻還難以培養出文體產業發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據我們了解,不是我國的高校不想開設與文體產業發展所需的相關新專業,而是因為我國的高校還缺乏懂得如何培養文體產業人才的合格師資。
記者:那么,該怎樣培養我國的合格文體產業人才呢?
王康:鑒于我國目前還缺乏完整、系統的文體產業體系,缺乏培養合格的文體產業人才的實踐經驗,因此可以考慮學習和借鑒美英等國的成功經驗,選派專人到國外學習深造,并要求學習者注意將國外文體產業的成功經驗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為培養自己的高水平文體產業師資創造條件。
具體提出以下建議:
一、國家留學基金委要積極響應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號召,會同國家發改委、文化部、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等部門,研究并制定促進我國“文化產業”、“體育產業”科學發展的人才規劃(含“留學人員的選派規劃”)。
二、將“文化產業”、“體育產業”相關學科正式納入國家留學基金委年度優先資助學科專業領域的范疇,以鼓勵更多的優秀人才到文體產業發達的國家去學習或研修。
三、加大文體產業相關專業領域的選派力度。建議從2011年起,在國家留學基金委擬資助的“人文與社會應用科學”(約900人)的選派規模中,學習和研究文體產業的名額應占到“人文與社會應用科學”總選派規模的5%(約45人)左右,以后再逐年提高。
●建言獻策
7大黨派40位委員聯推一項提案
作為主管四川省高等教育工作的學者型官員,王康委員在本次全國兩會提出的一項提案——《關于盡快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的建議》,吸引了來自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和致公黨七大黨派的40名政協委員聯名附議,最后竟成了許多委員的聯名提案。
記者從駐會民進中央會務組了解到,聯名附議王康委員這項提案的40名政協委員中,既有國家領導人、民主黨派中央領導人,也有省(自治區、直轄市)領導和一些中央部委級官員,還有許多專家、學者,其中長期或曾經在中西部地區工作的有25位。
記者看到,在提案第二頁,只能容納40人簽名的“聯名提案人簽名頁”被填得滿滿的。“(聯名提案人簽名頁)如果有第二頁,有可能還會被簽滿。”該會務組相關負責人表示,“七大黨派幾十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這在委員提案中是非常少見的,這反映了委員們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關注。”
在該提案中,王康委員建議,為了推進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縮小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和發達地區地方屬高校的差距,應該統籌好區域間高等教育的協調發展:
一、“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的支持對象,應該為中西部地區現有的地方屬高校中辦學歷史較長、現有基礎較好,通過支持,有望成為該區域內地方屬高校第一梯隊的學校。
二、“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的重點,應該是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強建設,提升高校服務地方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能力,使之真正成為支撐區域發展的人才搖籃和科技基地,同時帶動該區域內其他地方屬高校的全面發展。
三、“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所支持的地方屬高校的數量不宜太少,國家財政支持的資金不能太少。否則,就難以起到“振興”的作用。
四、盡快實施“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建議在2010年、最遲在2011年要啟動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