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題:在改善民生中激發新活力——“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民生短板”
新華社記者劉健、李亞彪、安蓓
“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只有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發展才有持久的動力,社會進步才有牢固的基礎,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生動闡述了改善民生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間的辯證關系,引起“兩會”代表委員的強烈共鳴。
“欠賬”困擾發展 民生仍需“補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扶持、保障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字眼不斷出現,讓代表委員對“改善民生”這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生動力印象深刻,認為抓住了當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內需不振,是阻礙經濟持續良性發展的‘攔路虎’。收入分配不合理、社會保障水平不高、畸高的房價、就業難等民生難題,讓老百姓有錢不敢花。”天津農學院副院長邢克智代表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2009年對GDP的貢獻率,投資高達92.3%。經濟學家程惠芳代表說:“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短板’是居民消費需求。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改變迫在眉睫!”
代表委員用實例、數據,印證著不解決“民生難題”,不補上民生“短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難以產生強大持久的動力。
2002年至2009年,我國GDP年遞增幅度高達10.13%,職工工資扣除物價因素后的年均增長只有8.18%。“這對眾多普通勞動者顯然有失公允。”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張世平指出,“關鍵是著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問題提了多年,可差距不降反升。”農民工代表康厚明說,“山區的一些農村孩子上學要走‘山路、水路、陸路’三段路,奔波一兩個小時。”
雖然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正逐步完善,但保障水平依然偏低。重慶南岸區區長劉寶亞代表提交了提高城鄉居民養老待遇的建議。他舉例說:“重慶市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每月80元,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260元。有的貧困家庭一個月才敢吃一次肉。這部分人的保障水平到了該提高的時候啦!”
“看病難、就學難、就業難”是三大民生難題,現在又添了“住房難”。王川平委員說:“盡管政府采取了很多舉措,但一些體制性弊病仍然嚴重,離人民群眾期待距離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