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王正敏回應“4000萬項目”:與我無關
央視報道還稱,王正敏研發團隊和上海力聲特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以各種名義向有關部門申報項目,其中,“國產人工耳蝸及臨床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衛生部專項科研經費2171萬元;“上海力聲特人工耳蝸建設項目”獲得國家工信部經費2138萬元。
王正敏則回應說,自己同這兩個項目都沒有關系,也沒有從中獲得過利益。“把這部分經費跟我聯系起來,毫無事實根據。”
從1996年到現在,王正敏的研發團隊共申請了5個發明專利,6個實用新型專利,1個外觀設計專利。其中,除了1997年的實用新型專利,其余都是第三階段的研發成果。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資料,這11項專利的申請人均為王正敏等人,專利權屬于上海力聲特醫學科技有限公司。
王正敏說,2004年研發成功后,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便將人工耳蝸成果轉讓給了上海力聲特醫學科技有限公司。
不久前,力聲特的控股公司——海南海藥董事長劉悉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2004年,他花300萬元買下了王正敏團隊研制的人工耳蝸專利權,并投資設立力聲特公司,在王正敏的樣機基礎上進行研究。此后,直到2008年產品基本成型,王正敏均未再參與過。
2005年,由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控制的上海汾陽視聽醫學技術有限公司對力聲特增資300萬元,占股達到18.52%。但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汾陽視聽醫學技術有限公司在力聲特公司所占的股份因公司增資已經被逐漸攤薄。劉悉承亦表示,海南海藥于2011年增持力聲特后,復旦在力聲特公司占股比例很低,目前不到1%。
1月7日晚,海南海藥發布澄清公告,稱力聲特公司目前共承擔兩項國家項目和5項市級課題,國家項目共獲得經費1990萬元,用于第二代人工耳蝸的研發與改進、浦東人工耳蝸建設項目的技術改造;市級課題共獲得經費275萬元,用于REZ-I人工耳蝸擴大適應癥臨床驗證、建設國產人工耳蝸持續研究、開發、轉化基地及衍生產品開發等。
力聲特公司一名主要負責該項目的管理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個國家項目屬于工信部的技術改造項目,主要經費用于公開招投標的設備和浦東廠房的建設,從2012年到2014年已經基本完成技術改造,項目是力聲特公司申請的,沒有王正敏的名字。
而另一個2000萬元的項目——“國產人工耳蝸優化及臨床技術研究”項目的負責人則是復旦大學眼耳鼻喉科醫院教授戴春富。這一項目獲得衛生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立項批準,于2012年3月3日啟動,目前已經通過中期考核。
戴春富告訴記者,該項目為復旦大學眼耳鼻喉科醫院與6家醫院合作,共有7個課題組,為人工耳蝸產品的優化提供基礎理論研究,并對將漢語語調編碼到人工耳蝸中進行探索性研究,但不涉及臨床和產品設計,且王正敏從未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