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美國為“杰拉德福特”號航母研制的電磁彈射器。
第二,航速是航母機動能力的重要體現。航母天生就是要在遠海作戰,而不是守在家門口。航速的差異,將直接影響航母部署的時間,海戰的距離越廣,航母機動速度的差異就越明顯。每當國際發生危機事件,美國總統總是要問最近的航母在哪?這其實也和航速有關。馬島戰爭中,英國的特混艦隊走了將近30天才從本土抵達了馬島附近海域,其航母的巡航速度僅有18節。如果是核動力航母30節以上的巡航速度,至少能提前8-9天。當時首先抵達馬島海域的英國“征服者”號核潛艇,水下速度為28節,從蘇格蘭基地出發就只用了21天。即使我們考慮航母護航艦艇跑不了這么快,整個編隊保持在25節左右的速度,提前一個星期抵達戰場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不是阿根廷實力不濟,否則耽擱一個星期的時間,足以影響現代戰爭的勝負了。
第三,航速與航母安全,即反潛作戰有關。在敵軍潛艇可能埋伏的海域,航母就要做頻繁的曲折戰術機動,其目的是讓埋伏在水下的潛艇難以判斷航母的運動方向,讓后者難以找到機會發動攻擊,同時很難規避航母戰斗群的反潛力量。曲折機動戰術就需要航母戰斗群保持在較高的航速,一般情況下都要保持在16-22節,如果風速很小的情況下,還要提升至29節。航母戰斗群高航速航行,一方面縮小了敵潛艇魚雷攻擊陣位扇面,降低了其占位概率,并使對方難以及時利用所偵察到的信息。雖然航母戰斗群尾部反潛縱深小,但在其航渡時,最高航速低于26節的潛艇如從尾部占領魚雷攻擊陣位卻較困難,因為相對速度小,僅有幾節,由此導致輻射噪聲強度高和高速占位持續時間長,易被位于尾部的航母護航潛艇或水面艦艇的拖曳式線列陣聲吶發現,而且,潛艇從航母戰斗群翼側進入尾部也需數小時。這些都限制了敵潛艇的攻擊活動。不可否認,如果敵方能夠組織核動力和常規動力潛艇的魚雷,近、中、遠程反艦導彈和機載、艦載中、遠程反艦導彈攻擊戰斗群,將會極大削弱航母戰斗群的對潛防御能力。但能夠組織起如此力量的國家寥寥無幾,航母高速機動的意義依然成立。
因此各個國家在測試航母的時候,都要跑出極限速度,以確定其是否滿足設計的最大航速。如果不是這個原因,俄羅斯為印度改裝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也不會落得一個海試中鍋爐爆缸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