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線磁浮列車輻射小于電視機懸浮空中8毫米(程功攝)
今年5月初,北京S1線“環境影響評價”公示,意味著國內首條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線路建設已進入實質性論證階段。經歷了30多年理論研究和近10年工程化的風雨錘煉,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個掌握中低速磁懸浮技術的國家”
今年3月,包括4位院士在內,由14人組成的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專家組聚集河北唐山——中低速磁懸浮工程化試驗示范基地。
在建設部科技司主持下,專家們對《中低速磁懸浮交通技術及工程化應用研究》課題研究報告、安全可靠性研究報告和試驗檢測報告進行了逐一審查,并實地考察了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全系統運行情況。
“北控磁懸浮工程化體系已經掌握了中低速磁懸浮交通的系統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一系列細致地考察后,專家組在鑒定結論中寫道,“建議盡快研究建設運營示范線,推進該項技術持續進步,促進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形成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交通產業。”
消息傳出,以北京控股磁懸浮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為首的國內17家中低速磁懸浮產業化優勢資源單位一片沸騰。
“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個掌握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技術的國家!目前,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技術只有我們和日本掌握,美國和韓國都在研發中。”北京控股磁懸浮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志明說,“小到一個系統上的轉向架,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
據介紹,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采用無接觸的電磁懸浮、導向和驅動系統的新型的交通運輸方式。高速磁懸浮列車最高時速可達到500公里以上,是當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運交通工具,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時速在100—120公里之間,具有節能、環保、噪音小、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高等特性,造價略高于輕軌,而遠低于地鐵。
如今,交通擁堵似乎成了城市的固疾,每年國家在公共交通方面耗費大量財力。專家稱,軌道交通是解決大中城市交通問題的必然選擇,而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憑借其優良特性,在軌道交通發展中具有優勢。
劉志明介紹,從上世紀60年代起,一些國家就開始了磁懸浮運輸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德國、日本等國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磁懸浮技術基礎研究,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技術起步較早。
1994年10月,西南交通大學建成了首條磁懸浮鐵路試驗線,同時開展了磁懸浮列車的載人試驗。“7個座位,懸浮高度為8毫米,自重4噸,時速為30公里”的指標在今天看來有些“小兒科”,但在我國磁懸浮列車發展史上卻樹起了一個里程碑。
僅僅四年后,當設計時速為100公里的低速常導6噸/單轉向架磁懸浮試驗車在鐵科院環形試驗線軌上疾馳,并通過鐵道部科技成果鑒定時,標志我國對磁懸浮列車的研究已經“開進了”先進國家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