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食幾分鐘 溫度下降15C°
原來光芒四射的太陽,突然間缺了一塊兒,接下來缺口越來越大,直至整個太陽完全消失,紅太陽竟然成了“黑太陽”。太陽被“吃了”?白天變黑夜了?……在古代,由于缺乏科學知識,當日食出現時,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國外,都被認為是一種兇兆,曾經也出現無數神話與傳說。
在7月22日日全食來臨之前,湖北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高布錫為讀者講述了人類探索日食的經歷。
高布錫說,日食是太陽圓面被月球遮掩的現象。由于太陽與地球、月亮與地球的距離有些許變化,月亮投向地球的影子略有長短,形成的日食也分為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幾類。
日偏食與日環食的過程和日全食大致相同,但沒有食既和生光這兩個關鍵的環節,只有初虧、食甚和復圓,因此日偏食和日環食的可欣賞度不可和日全食相提并論。
有資料記載,1901年至1999年,全世界范圍內發生共計228次日食記錄中,日偏食78次,日環食73次,日全食71次,混合食6次,主要的三種日食發生的幾率差不多,而混合食明顯最為罕見。
在日食的發生過程中,太陽和月球相對位置改變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月球運動。每次日食,月球總是從太陽視面的西邊緣進入,逐漸遮擋太陽,最后從東面移出。高布錫說:“在日全食的那幾分鐘,溫度會下降15C°~20 C°,氣壓也會有變化,風力加大,對高空作業有影響。”
7月22日即將出現的日全食,究竟是多少年一遇?高布錫分析:“對于一個定點來說,日全食出現一次的時間通常是300年到400年,在不同地點出現的時間跨度也不盡相同。”
高布錫介紹,這次日全食帶有230多公里,長江東行,成都、重慶、武漢、合肥、杭州、上海等許多大城市都在全食帶內,中國大部分地區可以看到日偏食。
“從全球范圍來看,日全食并不罕見。但問題在于,日食發生時,只有在地球上某一條狹長的‘食帶’上的人才能看到,而不像月食發生時,近半個地球上的人都可一睹為快。”高布錫解釋道,日全食“平均每300年一次”,是要加限定詞的,即“對某地來說”。
高布錫說,日全食無論多少年一遇,可以確定的是,它是非常壯觀瑰麗的天文奇景,對于大多數武漢人而言,一生也許就這一次觀賞機會,值得為它駐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