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世界上最短的脈沖光
無論你如何凝視它,你終將無法看到它的存在。今年6月份,研究人員找到了建立迄今世界上最短暫脈沖光的方法,所建立的脈沖光只能持續(xù)80阿秒(1阿秒為10的-18次方秒,飛秒的千分之一)長。在此之前,由于激光脈沖太短,而無法捕捉到該激光脈沖的圖像。
負責該項研究的是德國馬普量子光學研究所的埃利弗舍瑞奧斯-古爾利馬基斯(Eleftherios Goulielmakis)和他的研究同事。他們制造光脈沖的方法是將相對更長(實際上也很短,只有2.5飛秒)的激發(fā)脈沖射向氖氣云,受激的氖原子會以極紫外光(EUV)短脈沖的形式釋放出能量。
需要指出的是,激發(fā)脈沖只包含一兩個光波振動,因此其中蘊藏著緊密的能量沖擊。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研究人員利用了一種名為“啁啾反射鏡”(chirped mirror)的裝置,這種多層鏡能夠優(yōu)化色散補償,使處于脈沖前端的光子比較慢的后方光子傳播更遠的距離,這使“反射標記”有時間追上,從而創(chuàng)造出緊密的光子“包裹”,幾乎在同一時間擊中氖原子。
為了確證源自氖原子的閃光到底有多短,古爾利馬基斯等人將它們作為激發(fā)光,引入第二團氖氣云。受激氖原子釋放的電子被用作“閃光槍”(flashgun),照亮了一些初始的2.5飛秒激發(fā)脈沖。他解釋說:“只有以(比2.5飛秒)更短的時間取樣,才能讓它們變得可見。”
通過紀錄穿過脈沖的電子能量,研究人員得到了初始激光束的側(cè)面圖(如圖),這有些類似于徑賽中的終點攝影圖像(photo-finish image)。利用電腦進行圖像分析的結(jié)果表明,激發(fā)這些電子的新創(chuàng)造光脈沖持續(xù)時間僅有80阿秒,這是迄今為止的最短紀錄。此前的記錄為2007年創(chuàng)造的130阿秒。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喬納森-馬拉古斯(Jonathan Marangos)表示,“從130到80是重要的一大步,”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讓科學家對較大原子的電子運動進行成像,而“任何對微觀世界更好的理解都將對整個科學領(lǐng)域產(chǎn)生影響。”
古爾利馬基斯未來的打算是創(chuàng)造24阿秒的光脈沖,這是原子單位的時間(氫原子電子從軌道一端到另一端的時間)。而馬拉古斯則認為,更短的仄秒(zeptosecond,千分之一阿秒)也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它將能夠成像原子核內(nèi)部粒子比如質(zhì)子的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