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了解到,昨日18時01分,嫦娥一號衛星第三次變軌成功。嫦娥一號進入周期為48小時的大橢圓軌道。今日7時許,嫦娥一號衛星將開啟紫外敏感器,開始進行紫外敏感器成像拍攝試驗,開始對地球和月球成像,而這些數據將在嫦娥一號進入繞月軌道后傳回地面。嫦娥工程地面應用 系統總設計師李春來昨天做客新浪網時介紹,按計劃,11月20日左右嫦娥一號拍攝的第一張月球照片將傳回地球。
首照不可能拍到整體
李春來表示,第一張照片,不可能拍到整體。據介紹,嫦娥一號發回的首張照片為月球局部的圖像,照片的空間分辨率約為120米。
之所以照片的空間分辨率是120米而不是更高,“不是我們的技術能力達不到,主要是傳輸的帶寬受限制。”李春來稱。由于嫦娥一號是我國的首次探月活動,首要考慮是進行全月球的普查,不是局限于某個地方照一張相,“我們需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才去定位在某一個局部的詳細了解。”所以,嫦娥一號立足點在于全月球普查,結合現有的數據傳輸能力,最終將CCD三維相機的成像精度確定為120米左右。
入月軌前開三大儀器
嫦娥一號攜帶有八大精密科學儀器,將執行它的四大科學目標任務。李春來說,這些儀器在衛星具備工作條件的時候會逐一打開。25日晚7點27分,第一個科學儀器———有效載荷數管系統開機,附帶有一個有效載荷總管。第二個開機的是太陽風高能粒子探測器,探測高能電子和高能質子。昨天晚上打開的就是這個科學儀器,將探測這些速度2000公里/秒粒子的通量和能量分布。第三個儀器,將在11月1日開機,主要作用是探測地球和月球之間宇宙背景輻射、咖瑪攝像輻射,為了以后的數據定標之用。這是在嫦娥一號入軌之前開的三個儀器。
帶載歌曲可網上下載
據悉,嫦娥一號此次奔月攜帶了32首歌曲,并將在太空播放。那么,這32首歌曲,地面上直接用收音機調頻廣播能收聽到嗎?
對此,李春來表示,按照計劃,嫦娥一號進入繞月軌道后,一旦其工作狀態調整好,其“攜帶”的數傳天線就可開機,地面上的人也可以聽到這些歌曲。從時間上看,將是在11月18日、19日。由于月球距離地球40萬公里,地面上不可能像聽收音機一樣接收。李春來說,只能用天線把數據調制成S波段數據,地面接收后再把它處理出來,再把這個數據文件放到發射塔上發射,收音機就聽得見,也可以到網上下載。 (吳玉蓉 李克誠)
相關鏈接
“嫦娥”探測數據一年后國際共享
針對嫦娥一號科學探測數據如何使用的問題,國防科工委有關人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將“最大化”地利用嫦娥一號的科學探測成果。“嫦娥一號探測數據將公開,所有的探測數據都要盡量發揮作用。”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主任胡浩說。據悉,我國目前已專門成立了共122名專家組成的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歐陽自遠院士為專家委員會主任,成員涉及航天、地質、測繪等多個領域,來自包括港澳在內的全國各地的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該委員會的目標就是“最大化地利用”嫦娥一號獲得的數據。同時,有關嫦娥一號科學探測的“數據政策”也已制定。根據這一政策,嫦娥一號探測傳回的數據將向國內各個研究機構、研究領域提供。“一手材料信息量是最大的,如何用好科學探測數據是一個責任,對在科學上有新的發現、新的認識非常重要。”歐陽自遠說。歐陽自遠表示,根據國際慣例,嫦娥一號繞月探測的有關數據1年后還將進行國際性的交流與合作共享。“科學應用委員會已經成立,數據政策也已制定。萬事俱備,只等嫦娥一號探測數據傳回。”胡浩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