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昨天下午2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接受了多家媒體的聯合采訪。鄭國光表示,“十二五”期間將投入80億—90億元用于氣象現代化建設。把極端天氣歸罪于三峽大壩是沒有道理的。
關于預報
目前進行精確預報難度高
記者:大家每天看天氣預報,關心接下來的天氣是什么樣,哪里會下雨,什么時候下,雨有多大,那以目前的水平,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能達到什么程度?
鄭國光:天氣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受地形、地表影響很大,每天天氣的形勢,歷史上都無重復的一天。就目前我國的氣象預報條件,對天氣發生的具體地點、時間和程度進行精細化的準確預報難度太高。
記者:那如何來提高預報的準確率?
鄭國光:這需要進行很多方面的努力,比如加強觀測臺網的建設,提高觀測網絡時間、空間上的密度。“十一五”初期,全國的自動氣象站僅有7000多個,多普勒天氣雷達僅有八十臺,氣象衛星也只能每小時進行一次觀測。到了“十一五”末期,全國的自動氣象站增加到3萬多個,多普勒雷達增至164臺,氣象衛星也實現了每15分鐘觀測記錄一次天氣,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和精細化程度都實現了較大提高。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繼續加大氣象現代化上投入,預計將會投入80億—90億元用于發射氣象衛星、建立天氣雷達等。
關于氣候必須正視全球氣候在變暖
記者:我們一直在說全球變暖,但是有的時候,有些地區同期平均氣溫沒升反降,比如說今年1月份,我國新疆、內蒙古、貴州等多地出現異常偏冷的現象。
鄭國光:評價全球變暖,不能以某一時段、某一區域來看。全球氣候在變暖是我們必須正視的一個事實,雖然近10年溫度上升的速度沒有之前預測的那么快,但整體趨勢是在波動中略有上升。
記者:那么應對氣候變化,我國該做什么?
鄭國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應對氣候變化進行了全面闡述。應對氣候變化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減緩氣候變化,主要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還有一部分就是適應氣候變化,例如農業等對天氣比較敏感的行業,我們要幫助他們適應這一變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第一次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未來5年的任務,并提出建立我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等。
關于三峽三峽水庫監測網建成運行
記者:三峽工程建成后,是否對當地氣候產生影響?
鄭國光:說沒有影響不可能,有多大影響今后大家會看到。有人把一些極端天氣歸罪于三峽大壩,我覺得這是沒有道理的。大氣中的水分循環分為內循環和外循環,三峽工程建成后,水位抬高,水體擴大,增大了水分內循環,但這種內循環相對于外循環是微不足道的。
記者:三峽庫區周圍是否有監測系統?
鄭國光:三峽在建設前,氣候部門就對工程的建設標準、規模進行評估。三峽建設過程中,中國氣象局還聯合湖北省氣象局、宜昌當地的氣象部門成立了三峽氣象服務領導小組,為建設施工提供氣象服務。目前,三峽水庫已建成并運行了專門的監測網絡。
關于提案推進氣象災害防御法出臺
記者:作為政協委員,您今年帶了什么提案?
鄭國光:我今年在政協會議一個重要提案就是加快推進氣象災害防御法出臺。近兩年,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2010年甘肅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災害、北方遭遇的嚴重干旱、南方特大暴雨,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都遭受了極大的損失,為了更好地將災難防患于未然,出臺氣象災害防御法勢在必行。
氣象災害防御法一方面規定了各級氣象部門的監測、預警、預報責任,另一方面也規定了受氣象影響部門的責任和義務,提高應對極端天氣事件和災害的應急機制,最終提高防災減災的效果。
■花絮
“學生減負”導致提案未被采納
問答期間,有記者問:“鄭委員,您去年的提案落實得怎么樣了?”
鄭國光搖了搖頭:“被拒絕了。”
“為什么?”記者又問。
“小學生要減負。”鄭國光說。
在去年政協會議期間,鄭國光與王庭大、葛志榮、宋南平三位委員聯合建議將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知識納入中小學校課程和課外教育內容,并向政協遞交了提案,沒想到被拒絕了。教育部門的答復是:當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應該“減負”。
“我覺得學會在危險時保護自己的生命,這是最基本的教育。”鄭國光說,印尼海嘯即將發生前,一個英國小學生就是因為在課堂上學過海潮突然消退是海嘯的前兆,才挽救了全家人和全海灘三百來人的性命。
鄭國光說,關于對中小學生進行防災減災教育的提案,他今后還會堅持提,“這是孩子們必須先學會的”。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