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1984年10月,一份系統的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提交到了十二屆三中全會上。這次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確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體現了黨對經濟體制改革問題的新認識。改革開始由農村走向城市和整個經濟領域。”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楊光說。
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起步、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載入憲法、設立經濟特區、對外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
十二屆三中全會后,經濟建設迅速發展,改革開放全面展開,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取得了重大突破,開創了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1988年9月,鑒于當時的實際情況,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決定對經濟環境經濟秩序進行治理整頓。
改革開放頭十年,中國經濟經歷了一個加速發展的飛躍期,國民生產總值實現翻番,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改革開放成功地讓中國跨越了溫飽,開始向著實現小康的目標邁進。
標定方位 重大突破
“下海”,詞典里的一個釋義是:放棄原來的工作而經營商業。
改革開放之初,貧窮讓中國人燃起對富裕的渴望。許多人放棄黨政機關的“鐵飯碗”“金飯碗”,“撲通一聲”投身商海。
作為早期下海者,北京數銀英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衛東深有體會地說:“說小了是個人對生活的重新定位,往大說,就是計劃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體制的糾結沖撞。”
個人的命運折射出時代的巨變。
“計劃與市場”“姓‘社’還是姓‘資’”,這個羈絆中國改革的歷史性難題,1992年的春天給出了全新的答案。
“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鄧小平視察南方時發表的重要談話,在事關中國道路向何處去的又一重大歷史關頭,為全黨指引了方向。
改革開放醞釀著重大突破。
同年6月9日,江澤民同志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的講話中,針對建立什么樣的經濟體制問題,明確表示傾向于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法。
從“計劃”與“市場”互斥不容,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4年的艱辛探索,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終于找準了自己的方位。
堅冰又一次被打破。1993年11月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起基本框架。
“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在一起,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偉大創舉。”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