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臨近3·15,消費者維權的話題似乎一夜之間“火”了起來。各地工商部門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一年一度的盛大宣傳活動,不僅有盛大晚會還有維權下鄉之類的“創新模式”。消費者組織也針對一些案例展開了聲勢浩大的維權活動,商家不失時機地打出“溫情牌”,含情脈脈地向消費者告白說自己是最老實的商家。而在網上,一些網友們也開始曬自己在消費過程中遭遇的“維權難”、“消費品質量”等熱點問題,有些還希望能與人大代表交流這些問題。
誠然,每年一次的3·15活動都是全國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運用各種形式宣傳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全社會都關心和支持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重要渠道之一,這也是集中民意與智慧共同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各種侵權行為的一次集會,因此,往往引發公眾的普遍關注。但是,消費者權益保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消費者權益保障日也只是一個窗口,它并不能承受過多的重量。近些年,3·15火爆情況年年刷新紀錄,讓人覺得這3.15越來越像“放閘”的日子。這并不是一個好現象。
3·15期間出現“維權井噴”現象,表明在公眾意識里還普遍存在著“節日依賴癥”,同時這也暴露了兩個現實的問題:一是,民眾平時維權意識較差,不知道如何維權,“積之愈久,發之愈速”,導致維權日的投訴大量出現;其次,一些本來簡單的問題,平時有關部門解決不能奏效,只好在3·15期間借助社會關注力施加壓力,予以敦促。而這些,并不是3·15維權日本應有的節日氛圍。
近日,鳳凰網的一篇評論中說到,每年各縣市工商部門牽頭主辦的“3·15宣傳活動”,雖然聲勢越來越“盛大”,但離“維護消費者權益”目標好像越來越遙遠。如果我們平時不努力,僅靠寄希望于3·15的呼喚和廠商的良心發現是難以真正促使商家自動生出“道德的血液”的。那樣,3·15“維權井噴”的現象就還將持續發生。
因此,我們希望各級部門不僅要注意3·15期間出現的“維權表達熱”,還要將這些投訴轉化為對發展良好的消費關系、促進商業經濟正常運行等方面的建言獻策。當然,我們更希望在今后的3·15維權周期間,這種“井噴”現象能逐步減少。只有消費者維權訴求在平時就能得到有效的表達,而不是唯有3·15期間才能借機傾吐,3·15才能恢復其本義。(王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