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新年新愿景:教育為“向上流動”搭臺階
教育,歷來被視為個人發展的“第一通道”,在打破身份藩籬、創造社會階層“向上流動”機會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未來五年,基層群眾對通過教育實現個人發展抱有哪些希冀?
殘疾人大學生:希望通過教育實現個人價值
柴金剛,遼寧沈陽人,40歲出頭。他3歲患有小兒麻痹,胯骨以下全部癱瘓,沒上過幾天學,卻自學了書法、樂器、維修電器、影像編輯,目前從事房產中介和兒童樂器教學等,“收入也就僅僅夠一家三口‘吃飯錢’”。未來五年,他希望能憑自己的能力讓家庭脫困,同時去幫助更多人。
資料圖片:湖南舉行面向殘疾大學生的招聘會,這位家長推著孩子來到招聘現場,他們的眼中流露出對未來的希望。
2009年秋天,知道沈陽電大招收殘疾人大學生的消息,柴金剛立刻報了名,“對于我們身體有缺陷的人,學習的機會特別寶貴”。雖然學校離家較遠,但只要有課,他風雨無阻從未遲到,每次上課他還要開著殘疾人代步車去接另一些家遠的同學,為了車里能多坐幾個人,他總會把輪椅放在家里,自己都是拄著拐杖費力地走來走去。
2009年,知道殘疾人可以考駕照的消息后,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用雙腿走路的柴金剛特別激動。“對我來說,要保持和正常人一樣的速度,車就是我的腿。有生之年我也能開車了,這是我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啊!”2010年7月,他報名參加了殘疾人駕校,目前機考、路考已基本結束,春節前就能擁有自己的駕照了。柴金剛說,有駕照后,自己想貸款買一輛5萬元左右的汽車,希望有關部門能出臺政策,自己能當一名出租車司機,這樣收入可以高一些。
他說,沈陽市現有殘疾人38.4萬人,其中相當一部分靠政府低保過活,既實現不了個人價值,生活也很困難。希望政府能像招收殘疾人大學生一樣,給殘疾人群體更多學習和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讓殘疾人也能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
進城農民工: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繁華大上海的一隅,來自安徽的農民工張圣朝一家“瘋狂地”工作著。除了他打兩份工外,妻子也是早出晚歸,早8點至晚10點的家政工作每月收入2500多元。雖然家庭的月收入可達5500多元,但他們仍然省吃儉用,租住在一間不到8平方米的閣樓。由于在外打工醫療全部自費,除了每個月700元的房租外,他們必須預留一筆醫療費用。
但夫妻倆壓力最大的還是女兒張秀榮的讀書問題。2010年秋季開學時,上海已經實現100%外來務工人員同住子女接受免費義務教育。目前,張秀榮在上海普陀區一所農民工子弟小學就讀,學費、書費全免,為家里節省不少開支。但孩子轉眼初一,讀高中、考大學成為夫妻倆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由于上海的高中還未對外來子女開放,讀大學的唯一出路就是回老家念高中。但女兒平時放松的學習狀態讓張圣朝覺得,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質量和本地學生相比畢竟有限。張圣朝瞄準了安徽合肥的一所寄宿制高中,經他打聽,學校可接收上海畢業的學生,教育質量不錯,管理到位,且最重要的是夫妻倆可安心在上海繼續打工。唯一擔憂的就是學費,吃住學每學期需在女兒身上花1萬元左右,一年就是2萬。
當半月談記者問他是否希望女兒初中畢業時上海放開外來子女高中教育,他謹慎地說,上海為農民工子女做了很多,如果全放開的話可能會很無序。
農村家庭:盡快告別“讀書無用論”
廣西憑祥市禮茶村那嶺屯位于中越邊境,對面幾公里處即是越南諒山省,由于地處山區,人多地少是這個村子的典型特征。那嶺屯有200多人,考上大學的人很少,年輕人基本上都是讀完初中后出去打工。
村民李麗梅現在最愁心的事情就是上初一的兒子感覺讀書無用,對學習不感興趣。每次她督促兒子去學習,兒子總是說:“讀書有什么用?你沒看電視說,現在大學生都難找工作,就是考上大學了,還不是出去打工?”
上述值得警惕的“讀書無用論”現象在各地都比較普遍。當前,教育資源分布嚴重不均衡,優勢資源越來越向城市集中,農村教育越來越萎縮。在山西,記者發現,許多農村學校都被教育部門撤并,農民子弟進城讀書成為主流,教育成本驟然加大。加上當前大學生就業出現困難,許多農村家庭對上大學這條“向上流動”的路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