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三、社會管理和執政理念滯后于經濟進步,導致負面輿論激增
經濟發展帶來社會開放,沿海地區成為網絡輿論熱土本不奇怪。近年來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是,中部一些省份如湖北、河南、山西經常爆出吸引全國輿論關注的突發事件。
中部地區的社會矛盾凸顯,官民矛盾,警民矛盾,城管與商販的矛盾,經常引發激烈的社會沖突,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湖北石首市一個普通廚師的墜樓,導致數萬人上街要求公布真相;荊州英勇救人的大學生犧牲,卻成為皮包打撈公司“挾尸要價”的籌碼;河南欒川大橋垮塌死傷慘重,縣委縣政府卻向上級市委、市政府發道歉信,偏偏忽視了幾十具冰冷的尸體和幾十個破碎的家庭;山西的高溫疫苗、地震恐慌,乃至礦難救援,一再暴露出政府公信力的低迷……這些基層亂象,提示中部地區在經濟大踏步前進的同時,政府公共治理的理念和技巧還嚴重滯后。
經濟基礎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但一些地方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轉型遲緩。有些地方政府習慣用排斥社會參與的權力機制,來解決各種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例如,把政府必須接受媒體和民眾的監督,片面地視為領導干部的“雅量”;對于上訪民眾通過正常渠道的申訴,不惜出動“信訪專班”打人;把圍觀的市民說成“精神病”而強行關進精神病院;把極度貧困人群列為管控對象,由專職民警負責“跟蹤其思想動態”。
媒體出身的云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官員和百姓臺上臺下的位置換了個兒,老百姓坐主席臺講述自己的苦與憂,官員需要在臺下站起來解釋政策、表態怎么解決。”遺憾的是,某些領導干部仍然習慣于高高在上,遇事就試圖讓臺下的百姓噤聲,不能容忍民眾和媒體七嘴八舌議論公權力的得失,不能容忍社會力量嘗試與政府一道參與社會管理。這種權力觀的扭曲,導致種種讓網民啼笑皆非的怪事。
四、征地拆遷成為官民關系一個滴血的傷口
就全國范圍而言,網絡輿論的一個痛點是征地補償和拆遷暴力,多達20件,其中65%%的個案中發生流血沖突。
四川:自唐福珍自焚后,又有峨眉山村民集體自焚;
江蘇:東海拆遷父子自焚,宿遷拆遷戶殺人;
河北:邢臺鏟車碾壓拆遷戶;
遼寧:撫順少年為征地問題殺死截訪者;
江西:著名的“女廁攻防戰”和宜黃官員令人驚駭的投書。
……
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公權力表現得十分彪悍:遼寧莊河市村民千人下跪,而市長視而不見;河南睢縣鄉長拘農民,新鄭市的鎮黨委副書記拘農婦。
網上更頻頻爆出官員的“雷人”言論:
天津:“最牛拆遷語錄”,即“在中國,你說不拆,肯定把你拆了,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在全世界牛逼!”
北京:延慶官員斥責拆遷戶“愧對政府”;
黑龍江:東寧縣長威脅釘子戶“不要以卵擊石”。
這類問題已經成為官民關系一個滴血的傷口,在一些地方甚至危及基層政府的執政合法性。
與征地拆遷相聯系,房價問題在過去的一年急劇惡化,有北京地王、北京膠囊公寓、深圳“箱居”、上海帳篷征婚、鄭州地下標間、大學生蟻族、中產階級困境、房地產崩盤時間表等熱點,件件令人感傷,痛徹心扉。房價成了中國社會平民階層與官、商之間難以跨越的分水嶺,底層社會向上流動最大的絆腳石,重創新生代對人生、對社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