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北京西單商場的千余名職工在開門營業前集體做廣播體操。新華社 張宇/攝
電臺將在每天10時和15時播放廣播體操音樂。新華社張宇/攝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 關于廣播體操的普及和推廣,從國家到地方多次形成文件下發,但是效果似乎并不樂觀。沒有場地、沒有時間、沒人組織,廣播體操普及成為老生常談。這次,適逢電臺頻率恢復廣播體操的播出時段,北京下大氣力解決難題。然而,在寸土寸金的現實面前,又該如何突破這一瓶頸呢?
“廣播體操為徒手運動項目,既不算劇烈活動,又簡單易學,不需要輔助器械。只要不去追求上千人、上萬人做操的壯觀場面,是不需要多大場地的,”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范云江告訴記者,一般的企業單位都有院落和廠區,有場地的單位員工一起做,沒有場地的員工可以分成幾批做、錯開時間做,不要拘泥于某種形式。
在老字號西單商場,做廣播體操已經堅持了20年之久。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商場經歷了一次次轉型,唯一不變的是做操的場地。每天上午9時,各個樓層柜臺旁邊和貨場通道都站好了早班員工,他們彼此之間保留一定的間距,自行排成橫隊或縱列,隨著廣播音樂的響起開始做操;每天打烊后,晚班員工也會在這些地方擺臂、踢腿、彎腰、跳躍
北京市職工體協秘書長吳孟群坦言,現在的城市到處都是高樓林立、人員聚集、空間減少,集中做操確實比較困難,但是一定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不用拘泥于某種形式。象柜臺前、車床旁、辦公桌邊可以做操,會議室、走廊、餐廳、哪怕是樓梯的緩步臺,隨便找個邊邊角角的空間,也都可以做操。
記者在北京市總工會看到,樓前樓后的空地上原本畫滿了停車位,現在卻被保安圈下來一塊,專門供做廣播體操使用。盡管這塊場地無法同時容納很多人,但是大家好像形成了默契,輪流到這里做操,遇到大喇叭播放最好不過,沒有專業喊操的口令,便自己念叨著“一二三四”。
吳孟群介紹說,為了化解場地帶來的尷尬,北京市職工體協制定了“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小型多樣,達到鍛煉目的即可”的原則。他說:“沒有活動空間,我們有座椅太極和座椅經絡操,白領們不用起身,就可以達到運動的目的。對重要的生產單位、需要連續作業的生產線,可以采取工前、工后操或節假日活動的方式,如果確實還沒有地方的話,那可以把廣播操帶回家做,只要每天堅持,同樣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