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日電(記者 張蔚然)十九歲學習中文、一九七五年留學中國、三十多年來致力于中國法律和比較法研究,來自瑞士的“中國通”、法學專家勝雅律感慨中國人權三十年來走過的歷程,“我從學術研究和生活中都體會到了這種變化”。
一九七五年的中國尚處“文革”時期,勝雅律在北京大學法律系留學兩年。他發現,想見一位中國同學,需要層層手續和行政審批,而中國人想跟他說話,也需要相關部門批準,“交流起來很不方便,而且在當時的中國,人權很少被關注”。
然而,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勝雅律每次來華,都能看到新的變化。“最先改變的是人與人的交流。我跟中國人的交談很快就通暢了,這種交流極大豐富了我對中國的研究。”
他當年就讀的北大法律系,也從“只比圖書館系大一點的小規模專業”發展成全校最大的系之一,而且就連地處邊遠的西藏自治區的高校也開設了法學專業,并擁有大量就讀學生。
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勝雅律多次來華,他發現,中國的文學作品已從“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變得種類繁多,各種觀點能得以表達。“越來越多的外國文學作品被翻譯成中文,中國人可以在報紙上、電視上發表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作為一位長期研究中國法律的學者,勝雅律發現,尊重和保障人權受到中國政府的日益重視,特別是在二00四年,中國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把它確立為國家根本大法的一項重要原則。
除了憲法,勝雅律還特別提到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對保障人權的作用。“因為這兩部法律,個人人權將受到更多的保護,普通的中國人在受到侵害后,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求國家給予補償。我相信,更多法律的通過和實施將進一步保障人權。”
看到中國三十年來人權領域的巨大進步,勝雅律認為,這與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關系。“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中國人不懂得好山好水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他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污染了環境,現在這一點正得到改善。”
他還說,中國政府意識到經濟發展并不等同于發展,它致力于讓更多人從經濟發展的成果中受益,并逐步縮小貧富差距,“這本身就是保障人權的具體體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