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
“身價”為何三年躥升約10倍?
“其實在2006年前,國內經濟學家的出場費幾乎都在萬元以下,3000元~5000元就能請到國內較知名的主流經濟學家。”3月14日,北京某文化傳播公司的總經理李先生告訴記者,“但從2006年初之后,出場費一路上漲,至今平均漲了10倍。而這種上漲主要經歷兩個階段,即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階段,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階段。”
大牛市 3000~5000元漲到1.5萬~2萬元
“2006年、2007年,股市持續走牛。國內很多企業,特別是金融機構,開始頻繁邀請知名經濟學家出席會議、論壇、講座。因經濟學家分身乏術導致出場費上漲。”他介紹,“這期間,國內經濟學家的出場費平均從3000元至5000元,漲到1.5萬至2萬元。”
一些國內經濟學家在此時發表的觀點,后來成為業界或市場所驗證的焦點。比如“黃金十年”、“股市萬點論”、“中國房價還要繼續漲20年”等。
2007年底,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強調4%是中國通脹承受極限,中國經濟不會出現大起落。兩個月后,CPI達到8.7%的高值,2008年急轉下跌,到12月份的1.2%。2007年底,次貸危機來臨時,國內經濟學者提出“對中國影響不大”,但隨之而來的事實證明,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十分深遠。
當然,也不乏預測準確的案例。時間追溯到2001年秋,時任中金董事總經理、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因股市不健康而推出了著名的“千點論”和“推倒重來論”,但曾被長時間認為是危言聳聽和嘩眾取寵。不過,4年后,人們真的看到了滬指殺跌至998點。
金融危機 1.5萬~2萬元漲到3萬~5萬元
2008年9月底,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國內的金融機構、實體企業突然不知所措,向經濟學家求計,無疑成為“捷徑”。“值得關注的是,幾乎國內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沒有對這場金融危機作出預判。可沒有準確預測又怎樣?對經濟學家們沒有什么影響。如果非說有影響,那就是他們的出場費又漲了。”3月21日,廣州一家財經公關公司經理王強(化名)說。
“從金融危機爆發至今,通過財經公關公司聯系經濟學家的金融機構和企業的數量明顯增加,一般平均每個月都要接幾場。其實很多經濟學家也說不出什么,多是給與會者打氣。”王強告訴本報記者,這期間,多數經濟學家的出場費用上漲很明顯,已由1.5萬至2萬,漲到了3萬至5萬。
背后
公關公司全程介入的產業鏈
“想請人?有很多說道的。如果你自己請,沒有關系介紹是很難的。”當記者聲稱打算辦論壇請經濟學家時,多名業內人士這樣“指點”。記者調查發現,圍繞經濟學家的一條產業鏈正在逐步形成,并日臻“完善”。記者在一家名為“專家演講網”上看到,該網站直截了當地認為“名人演講就是產業”。網站這樣表述:名人演講是一個全流程的系統操作,包括活動策劃、媒體宣傳、名人邀請、機構邀請、市場運作、現場管理、細節設計、后期服務等各個環節。
近日,北京某財經公關公司的沈經理透露:“很多公關公司的業務已不是簡單地邀請專家,已不滿足在經濟學家要價基礎上加收15%至40%的勞務費這點收入。他們可以做到‘大包’,包括請一兩個‘大手’和若干二三流的專家‘撐場’,再到當地租場地,對現場進行設計,以及雇保安和現場管理等全部流程。”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樣的公司僅在北京就不止百家。
環節一:專家媒體頻亮相 身價跟著漲
北京某財經公關公司的沈經理給記者描述了“無名”經濟學家被捧紅的過程:
媒體據某熱點話題采訪一位尚不知名經濟學家后,只要其觀點在主流范圍內,就有望被國內各大網站轉載。這位“無名”經濟學家給外界留下了最初印象。接下來,其他媒體如果頻繁對其采訪,經濟學家會非常配合。知名度提升了,身價也隨之上漲。“一來二去,這位經濟學家就因在某段時間里出鏡率奇高,而名聲大噪。”
“如果又被央視邀請,那這位經濟學家往往就不會再像以往那樣容易接受地方媒體采訪了。”
環節二:文人不便“談錢” 公關公司出面
經濟學家被媒體捧紅后,邀請就多起來,公關公司隨之粉墨登場。“經濟學家畢竟是文人,還是比較清高的,不屑于或者不好直接與邀請方討價還價。”
沈經理說,公關公司手中通常會掌握幾十位甚至上百位經濟學家。
環節三:“專家庫”被壟斷 資源相互調劑
“很多公關公司之間也經常聯系,將一些資源進行調劑。”沈經理舉例說,比如有活動方要請郎咸平,雖然A公司沒有,但可向掌握郎咸平資源的B公司進行調劑,來滿足邀請方的要求。“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國內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已經被我們‘一網打盡’了。不過,像厲以寧、吳敬璉這樣老一輩的經濟學家,是花多少錢也請不來的。”
多家媒體采訪某經濟學家后,其因在某段時間里出鏡率奇高而名聲大噪,身價也隨之上漲,邀請就多起來,但經濟學家畢竟是文人,不屑或者不好直接與邀請方討價還價,公關公司隨之粉墨登場
聲音
贊:經濟學家合法賺錢無可厚非
“只要經濟學家依法納稅,那就沒什么好質疑的。”4月12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夏業良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濟學家的出場費是市場給出的結果,外界沒必要對經濟學家苛求過多。
談到經濟學家的收入問題,經濟學家溫元凱認為,國外的學者、教授從來不會為自己設計商業行為,因為教授的年薪一般7萬~10萬美元,工作3~5年就能買房子,他們無需動腦筋賺錢,只需要潛心做學問。
還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家收入只要合法就行,起碼經濟學家不能太窮,否則有人會質疑他們:你自己都沒搞清楚怎么賺錢,還教我們怎么賺錢?一位主流經濟學家被采訪時說過的話被廣為流傳:如果經濟學家收入不比其他人高,他們的經濟理論怎么會有說服力?
轟:經濟學家不值那么多錢
但記者也發現,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認可國內經濟學家值那么多錢。
全國政協委員劉革新在今年兩會的討論中擲出過一顆“炸彈”。他認為主流經濟學家的判斷已經證明不行了,需要有民間獨立的機構和他們進行質詢,還要淘汰一部分經濟學家。同時,他更是尖銳地指出:“現在的專家每天生活在飛機和演講會上,哪有時間做研究、帶學生?不能踏實地研究,怎能得出正確的結論?這就是此次金融危機開始前,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沒有判斷出來的原因。”
在經濟學家內部,也有很多類似聲音。與林毅夫同樣就職于世界銀行的鄒恒甫就曾向媒體指出,包括張維迎在內的“明星經濟學家”們在國際上根本不入流。“他們中有些人根本沒有任何學術成就……我太了解他們出名的情況了……我曾直言不諱地說,我和林毅夫是三五流,張維迎是九流,大多數人都不入流。”
思考
公眾渴望“補課”捧紅了專家
“經濟的大幅波動,讓一些普通百姓突然感到恐慌,他們急于弄清楚這到底是為什么,產生了惡補經濟知識的渴望。”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者,給記者分析了經濟學家身價暴漲的原因。
事實上,2006年之前,很少有人關心CPI、PPI是什么,因為經濟走勢連續平穩運行使得普通百姓生活沒出現非常明顯的變化。但2007年開始國際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暴漲,再加上國內連續遭受重大自然災害,使得國內物價上漲異常明顯和迅速,尤其是房價和食品價格。
隨后,國際市場的泡沫破滅后,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使得危機很快傳導到國內,造成整個經濟重挫,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投資市場率先反應,進而實體經濟的低迷造成企業效益不好,老百姓收入下降。這種看似簡單的傳導背后有著怎么樣的奧秘?于是,經濟學家火起來了。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都希望從經濟學家身上學到點東西,知道點真相。
探究經濟學家被熱捧的原因,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我們冷靜和反思的問題:
首先,不容置疑的是,中國的經濟學家水平參差不齊,而這次金融危機全球波動百年不遇,他們的認識程度到底怎樣?
其次,有些經濟學家已經變成了演講家,因為這比做學問、搞研究賺得多,錢也來得快。所以,有學者也指出,在諸多的觀點中,確實出現了不少不負責任的論斷。
本報記者 孫憲超 李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