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改革委:2015年左右老百姓買火車票有望不再難
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產業司司長王慶云26日說,只要今后幾年我國持續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到2015年前后,我國可望消除交通基礎設施不足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徹底解決節假日期間火車票一票難求的問題。
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今年四季度中央新增1000億元投資中,280億元用于京滬高鐵等鐵路、高速公路、公路、港口和中西部地區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僅次于對“三農”的投入,這表明國家對改善人民群眾出行條件,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后勁的重視。
王慶云說,我國近年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很大進展,但歷史欠賬不少。鐵路運輸瓶頸一直存在,春運期間人們普遍感到乘車難,買票難。煤炭運輸請車滿足率只有30%左右。
他說,“要在2015年前后解決買票難的問題,需要我國持續加大對鐵路建設的投入。今后每年全國總投入規模應該達到5000億元。”今年我國鐵路建設的投資將達到3500億元。
在談到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是否過多時,王慶云說,我國的高速公路只有4萬多公里,占全國公路總長度不到5%,但運輸量則到20%以上。與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節能和高效的優點。根據國家批準的全國高速公路網建設規劃,我國要到2030年才能實現高速公路網總長度達到8.5萬公里的目標。
他說,我國交通基礎設施要達到發達國家上世紀中葉的水平,還需要15萬億元的投資。目前,我國每年完成交通領域的固定投資1.2萬億元,其中中央投資約占15%。大規模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增強發展的后勁,也有利于拉動內需,減輕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不利影響。
今年四季度,鐵路建設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50億元,能夠拉動鐵路全行業投資增加500億元(含150億元),消耗鋼材161萬噸、水泥1000萬噸,提供50萬個就業崗位。另外,每億元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可為社會提供約3900個直接或間接就業機會,平均每公里直接形成約1000噸鋼材、9000噸水泥、800噸瀝青的消費需求。(記者 江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