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6月27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 韓聯社25日報道說,韓國濟州道議會農漁畜與知識產業委員會當日通過條例案,將1月18日定為“離於島(中國稱蘇巖礁)日”。所謂“離於島”并非一個島嶼,而是一塊位于中國東海北部、中韓兩國專屬經濟區主張重疊區的暗礁。韓國于1993年至2000年間在其上建立了平臺形狀的“離於島綜合海洋科學基地”,從事所謂“科學研究”。2005年3月16日,韓國民眾曾因日本島根縣議會設定“竹島日”(韓日爭議島嶼、韓國稱“獨島”),聚到日本使館前抗議。兩年后,當他們自己設立所謂“離於島日”時,媒體卻在講“就像獨島是我們的一樣,離於島也是我們的”。
設“離於島日”,濟州道多次推動
據韓聯社報道,濟州道議會農漁畜與知識產業委員會25日宣布,該委員會日前通過了“濟州特別自治道離於島日條例案”,并將于30日提交大會表決。該條例案確定1月18日為“離於島日”,56年前的這一天,韓國李承晩政府在國務會議上宣布對韓國鄰近海域行使主權,并將這一宣誓刊登于官方報刊。
據韓國媒體報道,去年8月,濟州道議會便曾表示要設立“離於島日”,后因未能指定負責該事務的委員會而不了了之。今年2月,相關工作被交給農漁畜與知識產業委員會負責。濟州道議會原計劃于今年3月對條例案進行審議,但韓國外交通商部以新政府剛成立之際有可能同中國引發外交摩擦,且一旦中國抗議會造成“離於島是國際爭議海域印象”為由,要求暫時保留,因此被推遲。根據該條例案,濟州道地方政府將對在紀念日舉行紀念活動、學術研究及考察等各種活動,提供行政和財政支持。
變礁為島,韓國投入巨資
韓國所謂“離於島”指的就是我國的蘇巖礁,它位于江蘇南通和上海崇明島以東約150海里處,是江蘇外海大陸架延伸的一部分。蘇巖礁在地質學上是長江三角洲的海底丘陵,最高峰在水下4.6米處,周邊海域平均水深50米,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1400米。自古以來其附近海域一直是中國魯、蘇、浙、閩、臺五省漁民活動的漁場。1880年至1890年,蘇巖礁的位置被明確標注在清朝北洋水師的海路圖中。
1963年,中國海軍對蘇巖礁進行了建國以來的首次精密測量,并向國際社會宣示了領海主權。與中國相比,韓國在1984年才首次確認了蘇巖礁的存在。
1987年,韓國最南端的濟州地方海洋水產部開始將蘇巖礁標記為“離於島”。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韓國投資約2400萬美元在蘇巖礁最高峰南側65米處,打樁興建一座高76米(水下40米,水上36米),重3600噸,相當于15層樓高的巨大鋼筋建筑物,并將其稱為“韓國離於島綜合海洋科學基地”,該“基地”于2003年6月竣工。在此期間,中國政府曾于2000年和2002年兩次就韓方在蘇巖礁修建海洋觀測站問題向韓方提出交涉,反對韓方在兩國專屬經濟區主張重疊海域的單方面活動。
礁就是礁,事實不容更改
2006年9月中旬,韓國媒體曾密集報道“中國對蘇巖礁的監視活動”,誣稱中國意圖搶奪“韓國領土”,同時在報道中多次提到中韓海上經濟區劃分問題,可見爭奪豐富的海底資源才是背后的實質問題。然而,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規定,島嶼應是在漲潮時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礁石,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因此,盡管韓國在蘇巖礁上建造了人工平臺,但改變不了常年潛伏水下的蘇巖礁是暗礁的實質。
26日,《首爾新聞》、《朝鮮日報》等韓國媒體對“濟州道再推‘離於島日’”一事進行了密集報道。《文化日報》稱,“現在韓中之間就離於島的專屬經濟區界線不確定,海洋紛爭一直存在。這也是濟州道議會通過‘離於島日條例案’闡明其保衛領土主權一事之所以備受關注的原因。”該報還將此事稱為“為確保領土主權‘沖鋒陷陣’”。
《環球時報》記者26日看到一個名為“離於島”的韓國網站,上面羅列著“離於島”的概況、消息、故事等信息。網站首頁明顯的位置赫然寫著———“大韓民國的領土東有獨島,西有離於島”。
對于蘇巖礁問題,中國政府的立場一貫而明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006年便曾表示,“蘇巖礁是位于東海北部的水下暗礁,中國與韓國在此不存在領土爭端。蘇巖礁所處海域位于兩國專屬經濟區主張重疊區”。“中方在蘇巖礁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韓方的單方面行動不能產生任何法律效果”。詹德斌 張秋影 王軼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