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快建設,直接融資比重將繼續提高
我國在2006年直接融資占18%,而來自銀行的間接融資占82%,這個比例說明中國企業的直接融資比重過低,低于發達國家70%左右的水平,即使德國是以間接融資為主的模式,銀行貸款也只有60%多,英國是資本市場比較發達,間接融資的比重更是不到30%。2007年,由于股票市場發展、企業發債向核準制轉變帶來的融資擴大等等因素,使得我國直接融資比重獲得較大提高,首次超過間接融資比重。
盡管從企業獲得資金的角度看,這種融資方式并沒有什么大的意義,但是這樣的融資結構必然將風險集中在銀行。一旦宏觀經濟出現問題,商業銀行壞賬增加,問題就會出現。另外,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最終使我國金融結構發生改變的背后還有三個重要因素,首先,我國要面對加入WTO后向實行混合經營的外資金融機構學習并與之競爭;其次,居民儲蓄行為發生轉變而更注重理財使得對金融產品產生更多需求;最后是我國的金融機構改革取得成功,現代銀行制度的建立和我國金融企業經營效率的改善客觀上刺激了金融產品創新。
直接融資的重要性及發展的必然性要求我們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而完成這一任務的重要方式就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優化資本市場結構。
2008年,在紅籌股回歸、央企整體上市等的推動下,明年滬深總市值將突破50萬億元,我國證券化率有望挑戰200%,證券市場融資功能將得到了充分發揮。創業板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在加快建設之中,銀行間債市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發展迅速,股指期貨的適時推出將推動期貨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金融衍生品市場正在起步當中,PE和產業基金的發展等等都將加快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
總之,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日趨成熟和完善,我國直接融資比重將會進一步提高,我國金融結構將發生改變,這對于我國金融體系發展和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