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農業供給體系建設。以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為抓手,以打通供需通道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在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上,突出抓好農產品質量。以市場為導向,調好、調順、調優種植結構。調減玉米,擴大水稻、馬鈴薯、中草藥、雜糧雜豆、果蔬、飼草等優質高效作物種植面積,積極發展食用菌。擴大綠色有機食品基地面積,推進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和區域性品牌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業科技應用水平,增強優質農產品生產能力,提升農產品內在價值。新建生態高產標準農田100萬畝以上,新增節水灌溉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0萬畝,啟動龍江花園水庫等項目建設。擴大標準化規模養殖,新建各類標準化規模養殖場65個;推廣微生物菌床養殖新技術,創新科學輪牧養殖方式,提高養殖質量、效益和供給力。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上,突出抓好農產品流通。引導扶持新型農村經營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由生產型向“種養銷”生產經營型轉變,增強農產品流通能力。新增生產經營型聯合社20個。適應糧食市場化改革,推動糧食倉儲企業向“儲銷”轉型發展,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培育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引入國內戰略型農產品經營主體,修復農產品流通渠道。加快農村電商發展,優化第三方運營平臺戰略布局,強化供銷社在電商發展中的作用,提高農產品線上交易量。加強地域優質農產品營銷,提升價值鏈。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上,突出抓好農產品加工轉化。延伸食品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鼓勵支持飛鶴、中糧、元盛、恒陽、豐源等現有龍頭企業,加快在市域內擴張布局。加快益海嘉里、山東阜豐等戰略型項目盡快落地,提高糧食轉化率和附加值。大力發展現代畜牧產業,抓好嘉一香生豬屠宰加工、豐源生豬養殖加工、恒陽膠原蛋白復合腸衣、飛鶴奶山羊養殖加工等項目建設。加快馬鈴薯產業發展,推進希森、中荷等馬鈴薯加工項目建成投產。推動現代中藥產業發展,擴大北藥種植和飲片加工基地,引進制藥項目,謀劃建設北藥交易平臺。
提高工業經濟核心競爭力。堅持“抓大不放小”,重點實施“五化”示范工程和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千方百計幫助企業降本、提質、增效,提高產品競爭力和有效供給力。實施“五化”示范工程,擴大產品有效供給。圍繞高端化,推動產品升級,重點推進一重產品升級改造、齊車重載快捷鐵路貨車制造等項目。圍繞智能化,推動工藝水平提升,重點推進飛鶴智慧工廠群流程制造、華鶴節能門窗數字化升級改造、黑龍冰刀智能車間等項目。圍繞綠色化,推動企業綠色低碳發展,重點推進華工機床大力矩節能電機、豐華移動相變蓄能車、百萬千瓦級光伏示范基地、“龍瓷·紫陶”產業園循環經濟等項目。圍繞服務化,推動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重點推進齊二機床風電機組柔性生產、齊重數控“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華工機床潔凈鋼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和誠成機器人智能焊接生產線等項目。圍繞國際化,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重點推進精鑄良與美國西屋公司配套合作、齊車重載快捷貨車產品國際資質認證等項目。全年樹立市級“五化”示范企業典型10個以上,帶動裝備制造整機、基礎零部件、金屬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發展。深化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推動產業集聚。落實好國家和省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發揮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作用,在項目審批、融資擔保、管理咨詢、要素配置等方面創造條件,營造更加優良的市場營商環境。推動中小企業向園區集聚,實施資源整合、分工協作,實現抱團發展。推進中小企業與戰略投資者開展股權、技術和營銷合作,實現借力發展。引導中小企業主動與域內一重、齊車等龍頭企業對接,建立行業聯盟,實現配套發展。全市重點培育130戶成長型中小企業,力爭25戶成長為規上企業。促進企業降本增效,激發企業內生動力。積極優化物流配套,爭取專項獎補資金和企業直供電政策,降低要素成本;引導企業優化融資結構,加大直接融資,提高貸款周轉金和助保金貸款使用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取消和降低一批行政事業性涉企收費,調整失業保險費率和繳費基數,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引導企業完善內部利益分配和績效責任機制,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降低企業管理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