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和要求
各位代表:“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全省經濟發展面臨速度換擋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帶來的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老工業基地振興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在新時期、新任務和新的考驗面前,我們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落實省委提出的“十三五”發展指導思想和“五個必須”時代要求,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不動搖,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扎實推進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取得重大進展,努力把遼寧建成體制機制重點突破、經濟結構優化提升、創新創業成效顯著、民生社會全面進步的國家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先行區。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6.6%,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創新型省份加快建設。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新型工業化水平基本達到《中國制造2025》第一階段目標,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升,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改革開放扎實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各領域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引進來”與“走出去”協調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文化和社會建設全面進步。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社會治理體系逐步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0%,完成國家下達的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任務。森林覆蓋率達到42%,森林蓄積量達到3.41億立方米。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就業比較充分。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收入差距縮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更加健全。以村莊環境整治為重點,建設“環境整潔、設施完善、生態優良、傳承歷史、富庶文明”的宜居鄉村,使全省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我們要全面貫徹“四個著力”要求,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奮力開創振興發展的新局面。
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聚焦深化改革。以知難而進的勇氣,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釋放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新動能、新活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既突出發展社會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系;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培育發展新動能,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既著眼當前,又立足長遠;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力求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聚焦轉型升級。堅持多措并舉,加減乘除一起做。做好加法,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把裝備制造業做大做強,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做好減法,利用市場機制,積極主動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做好乘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創新上,發揮創新對拉動發展的乘數效應。做好除法,清除政府對市場的不合理干預和對市場主體的不合理管制。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并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聚焦創新驅動。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讓創新貫穿振興發展的全過程。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建立市場導向的創新創業體制機制,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發展環境。不斷改善金融服務,更好地發揮金融對創新創業的支持作用。破除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障礙,深度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潛力和活力。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惠民富民。使全省81萬國標線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5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全部摘帽;使城鄉低保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使老年人得到更加周到的健康養老服務;使在城鎮常住的農民工逐步平等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務;使就業困難的群眾實現充分就業;使每個困難家庭的孩子、每個農民工的子女都能上學讀書、健康成長;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喝上潔凈的飲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在美麗的家園,感受社會的平安幸福、文明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