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努力創建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新范例
積極創新人口管理和服務,加快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覆蓋全部常住人口的住房保障體系,審慎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強化企業繳費責任,落實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擴大農民工參加工傷、失業、生育保險比例,依法將農民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允許常住人口中的農民工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將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各級教育發展規劃,未能進入公辦學校的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予以保障,逐步實現符合條件的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地參加中高考。支持高等院校、職業學校設立農民工培訓基地,健全常態化的農民工勞動權益保護和督查機制。建立以常住人口為重要因素安排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規范發展城投基金。
堅決落實全省新型城鎮化規劃,全面提升城鎮發展質量。一是科學確定城市定位和開發強度。指導各市縣制定修編相關規劃,全面啟動建制鎮規劃編制工作,在榆林和富平、石泉等地進行“多規合一”試點,在西安、寶雞、漢中開展城市開發邊界劃定工作。二是在繼續完善“一市一策”基礎上更加突出重點。進一步加大省市共建大西安力度,全力支持西咸新區大膽探索,理順體制機制,加快項目建設,高水平推進各項工作。支持寶雞、榆林、漢中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繼續抓好43個重點縣城、35個重點示范鎮和31個文化旅游名鎮建設。三是切實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提高入住率為重點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抓緊完善在建項目綜合服務設施,新建項目更加注重選址宜居性,建成項目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分配,全年新建保障性住房16.3萬套,發放租賃補貼1.87萬戶,出臺棚戶區改造規劃,年內改造26.77萬套。統籌建設其他市政設施,增強電力、給排水、供熱、通信保障能力,加快縣城過境公路改造進度,健全公共交通優先通行網絡,積極發展立體停車場,合理布局公益性菜市場和便民超市。四是積極推行城市精細化管理。嚴格落實城市規劃和公共空間使用等制度,規范管理行為和各項社會活動,尤其要解決好居民關切的交通擁堵、市容不整、公共空間少、服務盲點多等突出問題。重視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城市管理,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大力倡導科學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廣泛開展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創建活動。
繼續鼓勵各地大膽探索創新,努力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把美麗鄉村、移民搬遷、精準扶貧、小村并大村、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延伸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農民就近享受城鎮生活。全年完成避災扶貧移民搬遷11萬戶、40萬人,其中陜南6萬戶、20余萬人,陜北4萬戶、16萬人,秦嶺北麓和渭北旱塬1萬戶、4萬人,實現100萬人脫貧。進一步推進42個縣和21個鎮的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編制傳統村落保護規劃,全面啟動農村生活垃圾五年專項整治工作,抓緊實施新一輪電網改造工程,新改造農村公路6000公里,解決22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繼續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工作,探索為農村規模社區選派專職工作人員,全面完成1000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