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上午,中國青年農民工問題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一樓報告廳舉行。 中國網 楊佳 攝
中國網訊 2010年7月16日上午,中國青年農民工問題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一樓報告廳舉行。與會嘉賓圍繞青年農民工“生活狀況”、“就業培訓”、“衛生健康”、“社會保障”、“權益維護”、“性別歧視”等議題進行發言。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吳志剛在發言中提到,在外出就業勞動力當中男性比例明顯高于女性。外出勞動力就業地區與去年相比到東部地區有所下降,到中西部就業的比重上升。外出就業勞動力的平均月收入與去年相比大幅提升,但男女收入差別仍然較大。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王春光在發言中表示,相對于第一代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呈現出新的特征:他們具有較高的受教育程度、更大的流動性,他們渴望融入城市、對生活、對人生目標也都有更高的要求。王春光舉例說,去年40名在上海務工的優秀農民工獲得上海戶籍,“40名農民工”對于有擁有500萬流動人口的上海市(王春光預計上海今年將會有600萬流動人口)來說微乎其微,社會融合、社會排斥問題應該成為青年農民工研究的重要問題。中華全國婦聯的崔衛燕副部長強調了青年農民工的性別歧視問題。中華全國總工會工運研究所的王周波副所長表示農民工問題的關鍵就是農民工的維權問題、更好的融入城市問題、融入后的發展問題。我們研究農民工問題,就是要讓“農民工”這概念永久的退出歷史舞臺,真正實現社會融合。在發言的最后,王周波副所長建議把“農民工罪犯調查”這個報告的題目改為“農民工犯罪問題報告”。
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德文說根據統計局的調查顯示,目前,30歲以下的青年農民工占農民工群體60%以上、60%的青年農民工具有初中以上教育程度、60%以上的青年農民工在大城市就業。農民工相關政策和制度設計應該對這些基本特征充分考慮,從社會保障制度來看,當前全國整體社會保障框架基本明確,需要我們關注的:一是相關制度的銜接,如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制度銜接;二是加強需求方的研究,過去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更多從供給角度出發,而農民工自身需求角度研究不足。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常春教授通過對一組對西安市與天津市農民工的調查數據強調了青年農民工的衛生健康問題。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段成榮教授表示應加強對留守兒童群體的調查研究,還強調目前各家單位、機構都在做有關各自領域農民工調查研究,由于各家所持研究報告定義不統一,無法實現資源共享、形成完整的系統性調查研究報告的現象。國家統計局人口與就業司高級統計師胡英介紹了最近關于農民工的統計信息來源及調查方法。
在研討會上發言嘉賓由于發言時間有限,沒有拿出大量的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是臨場的發揮已經說明了中國青年農民工調查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表示了對青年農民工信息平臺在未來維護農民工權益、促進農民工發展方面寄予厚望。
來自中國青年農民工項目(YEM)協調管理機構、各中外項目執行單位,人保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農業部、統計局等政府管理部門,以及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研討會還開通了以推動農民工問題研究、促進青年農民工發展、實現農民工問題研究工作共享資源為目的的網站--中國青年農民工網(www.youngmigrants.org)。網站內容主要包括政策法規、數據調查、學術研究、培訓、中國青年農民工項目等,主要向與農民工相關的研究機構、政策部門以及青年農民工群體提供政策、數據、報告等信息資源。(圖/文中國網 楊佳)
2010年7月16日上午,中國青年農民工問題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一樓報告廳舉行。研討會還開通了中國青年農民工網(www.youngmigrants.org),此為網站首頁。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