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會領域的國際互動
社會領域的國際互動,發生在不同社會部門,如人口、教育、衛生、社保、交通和通訊、旅游等;也發生在不同方面,如人口流動、教育交流、衛生合作、信息交流和國際犯罪等;它有多種類型或表現形式(圖1-23)。本報告重點分析國際移民、國際旅游和國際組織。
首先,國際移民的變遷。國際移民是國際社會互動的一種基本形式。在過去300年里,國際移民的變化有三個特點。(1)國際移民存量在增加,2004年達到1.76億人(圖1-24),發達國家移民占人口的比例在增加,2004年達到10.2%(圖1-25)。(2)每年的國際移民人數在波動,移民率(年移民人數/人口)的國家差異比較大。(3)移民的方向在變化。在18和19世紀,主要的國際移民方向是從歐洲到美洲和大洋洲、非洲向美洲的奴隸移民、亞洲到南亞、俄羅斯和美洲移民等。20世紀60年代以來,歐洲和發達國家成為移民凈流入國,發展中國家成為移民凈流出國,發展中國家之間也有移民。
其次,國際旅游的變遷。國際旅游的擴張是以國際交通和經濟發展為基礎的。18和19世紀國際旅游的規模比較小,20世紀國際旅游的規模逐步擴大。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旅游的特點是:(1)國際旅游規模在增長(圖1-26,27),2003年達到1500萬人次;其中,出境814萬人次,入境708萬人次。(2)高收入國家國際旅游,出境旅游占世界的49%,入境旅游占62%,入境人次超過出境人次,人均出境旅游次數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3)中等收入國家的國際旅游,出境旅游占世界35%,入境旅游占34%。(4)低收入國家占世界旅游的比例,出境旅游占16%,入境旅游占3%,出境旅游是入境旅游的5倍。
其三,國際組織的變遷。國際組織包括政府間國際組織(IGO)和非政府國際組織(NGO)。根據國際協會聯盟的統計數據,18和19世紀的國際組織的數量很少;1900年國際組織約為146個,其中,IGO僅有12個,NGO約有134個(UIA 2006)。但是,20世紀國際組織大量發展,特別是50年代以來,國際組織數量猛增;2000年達到12000個,其中,IGO約為926個,NGO約為11076個(圖1-28),非政府國際組織的增長超過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組織和非政府國際組織的成長,促進了國際社會和國際公民社會的發展。
(4)文化領域的國際互動
文化領域的國際互動,發生在不同文化部門,如新聞、出版、文藝、體育和科技等;也發生在不同方面,如文化貿易、文化交流、體育競技、知識產權和科技合作等;它有多種類型或表現形式(圖1-29)。本報告重點分析文化貿易、技術貿易和國際體育。
首先,國際體育的變遷。國際體育交流與合作,很大程度是20世紀的國際現象。最有代表性的國際體育比賽,可能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1896年創辦的國際奧運會,在希臘的雅典舉行,僅有14個國家311名運動員參加。1900年的奧運會,24個國家1225名運動員參加。2000年的奧運會,199個國家和地區10651名運動員參加(圖1-30)。國際奧運會的發展,可以看成是國際體育活動的一個縮影。
其次,技術貿易的變遷。在20世紀后期,版權和技術許可貿易非常活躍。主要特點有:(1)國際高技術貿易增長迅速。(2)國際技術轉讓迅速增長,2004年技術轉讓的國際支出達到1200億美元,是1970年的141倍(圖1-31);2004年技術轉讓的國際收入達到1098億美元,是1970年的39倍(圖1-32)。(3)發達國家是技術轉讓的主體,2004年技術轉讓支出占世界的87%,技術轉讓收入占世界的98%。國際技術轉讓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技術轉讓的技術來源90%以上是發達國家。(4)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讓占世界比例非常小。2004年中等收入國家技術轉讓支出占世界的13%,收入占世界的2%;低收入國家技術轉讓的支出和收入占世界的比例,都不到1%。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援助是有限的。
其三,文化貿易的變遷。根據《世界文化報告2000》(UNESCO 2000),文化貿易包括書籍,報紙、期刊、雜志,打印機、文字和數據處理器,音樂相關制品,電影和圖片,收音機、電視機和錄相機,視覺技術品和古董,以及體育運動用品的進出口。在20世紀后期,文化貿易的發展非常迅速(表1-24)。例如,工業化國家1997年人均文化貿易是1980年的7.9倍,發展中國家(不包括印度和中國)1997年人均文化貿易是1980年的7.8倍。
表1-24 1980~1997年的國際文化貿易
|
人均文化貿易(美元)
|
文化貿易/GNP(%)
|
文化出口/文化貿易(%)
|
年
|
1980
|
1997
|
1980
|
1997
|
1980
|
1997
|
工業化國家
|
77
|
608
|
0.8
|
3.1
|
53
|
46
|
發展中國家*
|
91
|
709
|
1.1
|
3.7
|
56
|
48
|
*不包括印度和中國。資料來源:UNESCO 2000。
在20世紀,生態環境領域的國際互動,越來越受重視。國際生態和環境合作、全球氣候變化、生物圈計劃、國際污染等受到廣泛關注。因篇幅有限,本報告不作分析。
(5)國際互動能力的變化
國際互動能力是國家參與國際互動的綜合能力,可以用客觀競爭力、人均競爭力、客觀影響力和國際化程度等表示(表1-25)。詳見第四章,包括1990年以來的分析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