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貧困縣,呼和浩特清水河縣選擇斥資61億建新城區(qū),在最終因資金鏈斷裂形成大批爛尾樓后被媒體高度關注。
在媒體和社會普遍質疑這種“拍腦袋”決策和急速冒進的發(fā)展思路后,清水河縣的前任縣委書記,也是清水河新區(qū)建設的主要“決策者”張亮頗感委屈。在他看來,因為當初縣城面貌相當落后,不僅嚴重制約了招商引資,也“同時也影響了呼和浩特市首府地位的形象”。對于所謂新區(qū)項目未批先建的決策,張亮給出的解釋是“當時的風氣是能快就不要慢。”而在原有的“大項目”和新設開發(fā)區(qū)的美好設想全部落空之后,目前的結果是,爛尾樓不知如何收場,損失無人擔責,地方政府已因此負債4000多萬。清水河縣政府不再搬往新區(qū),而是回頭再去重啟停滯10年的舊城改造。
僅從近幾年的新聞來看,地方政府興建的爛尾樓我們已經并不鮮見。爛尾樓的形式有很多,有造型各異的“地方形象標志”,有工業(yè)園區(qū)廠房,當然也有清水河縣這樣的政府辦公樓群。有的已經被迅速拆除,也有的廢棄多年形成“鳥巢”,清水河縣的做法不是第一個,但從建設規(guī)模和資金預算上講,算得上比較突出,比較典型的一個。
從當時的“決策者”的角度講,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之所以敢于斥資60多個億整體上棄舊建新,其總體思路是“快速脫貧”,否則“機會稍縱即逝”。在當下的中國,急速建設以求急速發(fā)展,是很多地方追求的發(fā)展態(tài)勢。與經濟相對發(fā)達的地區(qū)相比,這種態(tài)勢在貧困地區(qū)體現得尤為明顯。低起點,高速度,不屑于小修小補,更喜歡另起一套,直接與脫貧心情的急切程度相關。
脫貧是好的,能夠“快速脫貧”當然更好一些。因此,一旦有了“快速脫貧”的主導思想,很多約束就能夠在貌似正當合理的前提下快速突破,不僅更容易在口號上爭取民意,更有了未批先建,邊建設、邊申報、邊審批的“三邊工程”,以及人大快速通過等等變通和特殊做法。而要命的根源在于,在這種“快速脫貧”成績的檢驗上,GDP和城市面貌,而非民眾的實際收入和生活水平,成為實質上的一個重要標準。以建設脫貧,以大建設快脫貧,成為通行做法。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就能夠看到,越是貧困地區(qū),完全超出地方財政能力的爛尾樓的出現頻率反而越高,而在這些好大喜功的城市建筑面前,城市的公共管理、公共生活和媒體監(jiān)督卻遠遠沒有跟上建設的速度。
因此,在清水河縣的爛尾城面前,我們尤其要對所謂“快速脫貧”理念進行反思,對脫貧的速度和方式單方面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反思。□ 李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