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養老還需多條腿走路
城鄉養老有差別;家庭贍養、自我贍養、社會贍養有差別。要想解決所有的問題,恐怕還得分別解決問題,各個擊破。王振耀認為,城市絕大部分老人都有退休金,工人一般是1000元左右,干部更高。退休金覆蓋意味著有三險,特別是有醫療保險。城市在資金保障和體系覆蓋上強于農村。農村是8000-9000萬60歲以上農民,除了新農合覆蓋一些外,養老金方面還是差,新農保推進試點周期過長,難以全面覆蓋,一些農村地區80歲以上老人生活相當困難。
傳統理念是養兒防老、家庭贍養,缺乏很多公共設施(包括公共福利制度)。目前情況是一方面很多年輕人到外面打工,在城市又沒有受到正規城市人的基本福利,比如住房、醫療等。另一方面,5000萬留守兒童還得留給老年人照顧。老年人承擔了照料孫輩的責任,負擔比城市老人要重。現實制度安排無形中轉嫁了負擔。“城市繁榮是由70、80歲農村老人肩上扛著的”。
如何改變家庭贍養、自我贍養的格局?已經有了新農保,但試點進度太慢,10年時間可能造成新的不平等。當務之急,社會福利政策實行重大調整。兩大方面的格局需要形成。一方面基本取得共識的是福利津貼制度,高齡津貼。1800萬80歲以上老人除了得到新農保和其他照料,還能享受高齡津貼,金額參照低保標準。
另一方面抓緊開展照料型服務,保健、醫療、日常生活、應急等,大量興辦托老所和養老院。最保守統計,全國900多萬老人失能,不能自理生活。加上2000多萬老人生活半自理,行為不方便,一共是3000多萬人需要照料。
如此看來,養老問題應當主要通過社會化服務解決。從根本上講,養老應當靠國家,靠完善的社會化服務,子女起輔助作用。比如養老金,應當由國家負責提供。現在這個問題事實上已經開始得到解決了。從今年開始,國家將在更大范圍內在農村推行養老保險制度,力爭在3-5年普及。
養老金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最需要去發展,那就是養老設施、養老社會化、專業化服務問題。不僅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也要依靠社會資本的力量。公益化和市場化并行應該是比較有效的途徑。日本的專家就曾表示,無論是多發達、多富有的國家,都是靠公益性機構和私營收益性的企業共同來做這個養老產業的。再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每個人的消費能力、消費需求差異很大。對于富人來說,他可能希望硬件設施像酒店一樣好,低端的養老院就無法滿足他的需求,這個群體有能力也愿意用購買的方式享受高品質的養老生活,這就是客觀市場的存在,而私立的養老院通過提供差異化的產品,獲得正常收益,這就形成良性循環從而帶動養老產業的發展。
在子女輔助方面。由于今后一段時間內會大量存在“2個孩子贍養4個老人”的問題。再加上年輕人的生存壓力、城市化進程中造成的家人異地分居等諸多問題,家庭養老恐怕越來越難以實現。對于年輕人來說,更好的辦法是支付一些費用把父母放到專業的、安全的養老機構去養老,比把父母丟在家里沒人照料反倒是更加負責和“孝”的態度。所以,當年輕人不能親力親為照顧父母養老,而通過購買養老機構所提供的專業的養老護理和服務,這就是一種正常的社會化途徑,現實狀況造成了養老的社會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