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勞動者走出國門,追尋價值高地。與“中國制造”的商品一樣,“中國勞務”也走向了世界。
商務部的資料顯示,我國對外勞務合作事業起步于1978年底。30多年來,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種類不斷增加,層次不斷提高,所涉及的行業從初始階段以建筑、紡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為主,逐步發展到計算機軟件開發、飛機維修、工程設計咨詢、工程管理等高技術領域。
截至2009年底,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累計完成營業額648億美元;合同額674億美元;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502萬人。
為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海外打工,一些勞務輸出大省喊出“派出一人,富裕一家,帶動一片,安定一方”的口號。
盡管我國的對外勞務合作蓬勃發展,但也曾被2008年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撞了一下腰”。2009年,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新簽合同額74.7億美元,同比下降1.2%;2009年共派出各類勞務人員39.5萬人,較上年減少3.2萬人,同比下降7.5%。兩項指標從2002年以來均首次出現下降。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日前發布的《中國對外勞務合作發展報告2009-2010》顯示,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2009年歐洲市場對外勞務合作營業額較上年下降五成以上,北美市場也繼續呈現下跌趨勢。
雖然中國海外勞務軍團整體受到沖擊,但在危機的洗禮中也涌現出一支“奇兵”——隨著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工程項下外派勞務不降反升。
商務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外派各類勞務人員394833人次,其中工程項下派出勞務人員214208人次,占全部外派勞務的54.25%。“工程項下派出勞務人員僅包括我國對外承包工程項下外派勞務人員,未包括以純勞務形式外派的建筑勞務人員,如包括這部分勞務,工程項下勞務占整個勞務外派的比重還將上升。”承包商會會長刁春和說。
刁春和預測,2010年工程項下勞務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不過,隨著工程項下外派勞務人員數量的不斷增長,勞務糾紛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報告分析,目前我國工程項下勞務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企業為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優勢,在實際操作中未能按國家有關規定,為勞務人員購買養老、醫療、失業等有關保險;
——現有勞務基地不能滿足工程總承包企業用工需求。工程項下所需勞務人員,往往一次要招收幾十到幾百人不等,勞務基地難以在短時間內按照企業需求,提供具備特定技能的勞務人員;
——世界各國不斷收緊簽證政策。出于保護本國勞動者利益,各國家和地區正在不斷收緊勞工簽證政策,特別是對低技能建筑工人的工作許可越來越嚴。
因此,刁春和認為,工程項下勞務的問題還需通過完善雙邊勞務協定和制定行業規范;鼓勵成建制外派;加強行業協調;發展具有專業建筑特色的培訓機構、外派勞務基地;進一步規范和改進境外管理;減少普通勞務派出,充分利用當地勞務資源等措施切實保護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記者雷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