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部今天(26日)發表《2007年全球都市化展望(修訂)報告》,預測到今年底,全球城市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一半,達到34億。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超過居住在農村的人口。
報告說,目前,全球一半的城市人口在亞洲,16%在歐洲,但增長速度最快的是非洲。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有54%在亞洲,非洲所占比例將上升到19%。在此期間,城市人口還將增加31億,達到64億。絕大部分城市人口的增長集中在發展中國家,亞洲增長18億,非洲增長9億,拉美和加勒比增長2億。今后的發展趨勢是,農村人口不僅在比例上會下降,絕對數量也將減少。2050年全球農村人口將只有28億,比今年的34億還減少6億。因此,今后人口增長的問題,將變成主要是城市中的問題。
報告說,目前,全球城市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勻,城市化水平因地區而差別很大。有19個超級大都市人口都超過1000萬。其中亞洲有11個,拉美4個,北美2個,歐洲和非洲各1個。大東京都會區人口3600萬,排全球第一。其次是紐約—紐瓦克、墨西哥城、孟買和圣保羅,各1900萬。但一半以上城市人口還是住在不超過50萬以下人口的中小城市,今后的發展趨勢仍不會改變這一分布格局。發達國家地區城市化水平已達到74%,而亞洲和非洲只有40%。人口最多的中國和印度分別只有42%和29%。到2050年,亞洲的農村人口占全球農村人口的比例,雖會從目前的71%降低到64%,但還是很高。而非洲更會從18%增長到27%。報告指出,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水平有密切關系,人均收入高、經濟和政治穩定的國家,城市化就高;人均收入低、經濟和政治不穩定的國家城市化就低。而投資、工業生產和服務業的集中也推動了都市化。全球80%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自城市,而且,城市化也帶來了創新、技術和生產率的提高。因此,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人民網聯合國2月26日電/記者何洪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