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岳散人
曾幾何時,在中國的語言當中,“臨時工”不算是個好稱謂,大致相當于不靠譜的代名詞。蓋因在一個一潭死水的社會里,做臨時工就證明你沒本事找到一個很穩定的工作。后來情況多少有點好轉,畢竟社會多元了嘛,找份臨時的工作賺點小錢后再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已成某種時尚。但目前看來,“臨時工”這個詞的命運有可能像“小姐”一樣被轉義,成為某種不堪的代名詞。
前幾天有報道說,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請受理初審合格家庭公示期結束,在公示過程中有細心者發現,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扎推出現,至少有299 戶初審通過者在政府部門工作。同時,不少申請者甚至還擁有每平方米售價超過5萬元的豪宅。
這件事出來之后,別說友邦驚詫了,我們這些已經生活在這個神奇國度很多年的人都驚詫莫名:咦,居然這樣也行啊。鑒于輿論“心神不寧”,深圳有關部門出來回應說,這些人都是臨時工——“他們都是屬于面向深圳戶籍招聘的臨時人員,(他們的工資)扣完稅后只有1616元,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公務員”。
這就造成了一個挺有意思的悖論:如果工資真的這么低而這些人又擁有豪宅的話,那些“臨時公務員”所要具備的就不單單只是業務能力,還有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類似于身為億萬富豪而競選成功的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年薪只有1美元的那種。美國才有一個這樣的市長,我們就一個小小的深圳至少就有了這么多人,此地的精神文明建設成就可見一斑。
但如果工資只有這么一點,而其本人又不是具有獻身精神的富豪,那些用來買保障性住房的錢是怎么來的,估計就很值得探究了。當然,我們知道,探究也不會探究出太多東西,畢竟喊了這么多年的官員財產公示制沒有任何效果,那些被宣布的“臨時工”甚至都不算在正式編制當中,恐怕就更沒有財產陽光制什么事了。只是這未免讓人浮想聯翩:要是政府的臨時工都能這么有錢,那正式工會是什么樣?
說實在的,所謂“臨時工”,我個人已經覺得這實在算是沒啥技術含量的辯護詞了。不知從哪次公共事件開始,“該人是臨時工”的說法就成為了標準辯護詞之一,這次深圳只是創造了人數上的紀錄,比之其他地方“城管打死人是臨時工干的、警察打死人是臨時工干的”之類說辭,除了一下子發現了這么多臨時工之外,并無什么新意。
這件事也沒什么新意,只不過是權力部門借用權力為自己謀福利,沒想到大家都心同此念,從而玩得過頭而已,找其他借口也是掩飾不住這層真相的。北京最近被爆出,一些部委的所謂集資房比周邊的房產便宜太多,應該可為這件事做一個備注吧。
順便說一句,這些年總是聽說精簡公務員隊伍,如果深圳關于“臨時公務員”的說法為真,這個精簡到底是怎么回事?難不成當地的機構不但不需要精簡,甚至還有人員不足的態勢?如果不是這樣,對于那些正式工的工作效率,恐怕要打上另外一個問號了。
您看,說謊就是這么麻煩,因為每次說謊都會讓真相暴露得更多一些。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