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摩托化”到“機械化”,在堅持不懈的探索中,他們為全軍同類型部隊做出示范——
改制換裝不是簡單的裝備更新,而是部隊建設的深層次變革
2001年12月26日,是一個值得載入這個旅史冊的日子。
這一天,官兵們敲鑼打鼓,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新型步戰車。
這一天,這個旅成為名副其實的全軍第一支輕型機械化步兵旅,歷史性地擔負起為全軍同類型部隊建設探索路子的重任。
從“摩托化”到“機械化”,雖說僅有兩個字之差,但要實現這個跨越決非易事。
“改制換裝備了,最難的還是跨越思想觀念這道‘坎’。”該旅副參謀長陳波體會頗深。
當時,陳波是一名連長,負責“裝甲步兵連戰術”課目示范。一遍沒過關,兩遍也沒過關,原因就一條:氛圍不夠。
大多數干部是傳統步兵出身,組織戰術課目演示,還習慣以往傳統步兵戰術中戰士三五成群、嗷嗷叫地撲向目標,訓練場上殺聲震天、龍騰虎躍的場景。然而,裝甲步兵戰術演練原則是:人不下車。訓練場上基本上不見一個兵,自然看不到那種熱鬧景象。
過去,傳統步兵訓練“一桿槍、兩條腿、四枚彈,多大場地都能練”,對訓練場地要求不高。如今,一個摩步營的戰術訓練場,卻滿足不了一個裝步連的訓練要求。
時任該旅旅長、現任某集團軍參謀長胡修斌歸納總結出3個“不相適應”:官兵素質與戰斗力建設要求不相適應、組訓方法路子與訓練要求不相適應、保障模式與保障要求不相適應。
看似訓練場上不適應,實則是思想觀念不適應。摩托化改為機械化,不是簡單的武器裝備更新,而是部隊建設的深層次變革。
訓練場上“栽”了跟頭,思想上“撿”了個明白。這個旅黨委著眼新軍事變革需要,出臺《機步旅建設三年規劃》,明確觀念轉變、理論創新、人才培養、整體合成、綜合保障等5項重點工作及具體措施。
撇開一切職務,一切從零做起,從最基礎的學起。新裝備到位第二年,旅領導專程到千里之外的軍區坦克乘員訓練基地借來學兵訓練大綱,從旅長到士兵,一批批官兵相繼封閉起來;從理論學習到實裝操作,從技能到戰術,一招一式地練,一個一個地過關。
“不換腦子就換人,誰有本事誰有位。”這個旅人才隊伍滾雪球般壯大起來的同時,30多位干部因不適應新裝備訓練需要被調離崗位。年底,軍區和集團軍聯合組織考核驗收,這個旅專業技術等級率達87.7%,創造全軍同類部隊之最。
在成績面前,他們沒有陶醉,而是想得更深、走得更遠:隨著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現代兵器遠射程、超視距的“遠戰制勝觀”替代傳統的“刺刀見紅”、“200米硬功夫”的“近戰制勝觀”,作為全軍第一支機步旅如何適應這些新變化?怎樣應對這個挑戰?
一個圍繞機步旅“打什么仗、打多大仗、仗怎么打、怎么保障”的探索隨之在訓練場悄然興起。從任旅參謀長、副旅長到旅長,唐巖峰全程參與、全程見證了探索全過程。唐旅長深有感慨地說:“面對新軍事變革,探索借鑒外軍經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適應我軍建設實際。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走得更遠。”
2001年,這個旅全面借鑒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對機步旅基本作戰能力、裝備保障能力進行綜合評估,并探索出10多種新戰法。
2002年,這個旅以未來信息化聯合作戰為背景,對機步旅的指揮控制、情報獲取、信息戰、特種作戰等重難點問題進行初步探索,形成具體對策與措施。
2003年,這個旅結合部隊演習經驗,重點研究了機步旅在集團軍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的基本戰法和戰術手段,并結合不同的作戰任務,對作戰支援和后裝保障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研究。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經過不懈努力,這個旅終于探索出了一整套改制換裝的成功經驗。2004年5月,總部在這個旅召開了全軍機步旅改制換裝建設現場觀摩研討會,向全軍推廣他們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