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身邊一個個自詡為白領的同事積極響應“無山寨,不銷魂”的號召,都把手機更換成了山寨機。當我們還在討論山寨機是否和他們的身份相匹配時,他們找到了最有力的佐證。
12月2日央視《新聞聯播》對“山寨現象”進行探討,五成網友看好“山寨產品”。在此之前,沒有多少人敢想象這么不入流的“山寨風”能夠刮進《新聞聯播》。
“山寨風”在民間流行已久,并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創新、群眾智慧的烙印,它在模仿與超越的羊腸小道上一路狂奔,終于闖進了主流文化的視野。關于山寨流行文化意義上的解讀已經鋪天蓋地,我們不妨再從經濟消費的視角透析一下“山寨風”的親民路徑。
據《新聞聯播》報道,在記者采訪的北京木樨園手機批發市場,每天有上萬人出入,不少人都是沖著山寨機去的。不僅木樨園手機批發市場如此,全國經營山寨機的市場已經頗具規模,保守估計山寨機已經占去了三分之一的手機市場銷售份額。如果仔細分析山寨風的市場流變不難發現,它一開始瞄準的只是低端消費群體,使用者大都是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但是慢慢地,它突破了低收入消費群體的局限,演變為一種大眾流行時尚。“價格低、功能多”的這張底牌,讓它備受青睞。
撇開山寨機存在的種種問題不說,大眾推崇“山寨”,絕對是有社會心理基礎的。網民們說,在發達國家,每一個產品的誕生都是面對普通百姓的,而我們國家不是,它總是要經過富商大款、機關要員等階層后才能流傳到普通老百姓手中。“山寨風”打破了這條產品消費鏈條,在夸大社會階層消費能力的同時,直接把貌似高端的產品送到了普通百姓手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山寨風”低端消費的場景外,中國還是奢侈品消費的重要市場。據媒體報道,全球奢侈品遭遇“寒冬”,奢侈品巨頭們已經把戰略目光轉向了中國。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已成為該類產品的第二大消費國。據商務部預計,到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占全球總量的23%左右。奢侈品消費大國,“山寨機”銷售大國,一高一低差別巨大的消費群,大約從一個側面映襯出中國社會階層的非典型對抗。
在《新聞聯播》露臉之后,民間輿論評價說,“山寨現象徹底顛覆傳統行業潛規則,建立了以山寨文化為基礎的價值序列”。價值序列會不會重新排序,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山寨風”的流行有其更深層的原因和背景,簡單的仇視和打壓,恐怕無法讓其消失無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