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印度孟買反恐士兵正在與酒店內恐怖分子對峙。
2008年11月29日,印度孟買反恐士兵正在與恐怖分子對峙。
資料圖:解放軍西北部隊反恐演練
印度反恐部隊待命出動
本報駐印度記者/耿海艷 駐巴基斯坦記者/薛曉云 記者/趙全敏 實習生/趙旋
專家認為,加強邊境控制可有效防止跨國恐怖襲擊
11月29日上午,在依然冒著煙火的孟買泰姬瑪哈酒店外,印度國家安全突擊隊總指揮杜特向媒體宣布:“我們又擊斃了3名武裝分子,整個酒店已經在我們的控制中……”至此,守在電視機前的印度千千萬萬百姓終于松了口氣。從26日至29日,這場長達59小時的、堪稱印度“9·11”事件的孟買恐怖襲擊事件終于告一段落。
盡管恐怖襲擊事件落幕了,但留給人們的思考很多。分析人士和反恐專家指出,在國際恐怖勢力日趨猖獗,恐怖襲擊方式呈現復雜形態的大背景下,作為印度的鄰國,中國應該從中得到警示。
巴否認與恐怖襲擊有關
據印度當地媒體援引孟買災難管理機構的統計數字報道,長達59個小時的恐怖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174人,另有295人受傷,死亡人數還有可能增加。
29日下午,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內政部長帕蒂爾對媒體透露,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實施孟買襲擊行動的共有10名恐怖分子,其中9名已被消滅,1名被抓獲。據被捕的恐怖分子交代,他們的計劃是炸毀泰姬瑪哈酒店大樓,并在行動中殺死至少5000人。
帕蒂爾同時透露,在泰姬瑪哈酒店被擊斃的恐怖分子身上發現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和衛星電話顯示,在劫持人質并和警方對峙期間,恐怖分子一直在通過衛星電話接收來自國外的指示。
帕蒂爾的講話一定程度上附和了印度政府近日對巴基斯坦的指責。28日,印度總理辛格、外長慕克吉公開發表講話稱,有充分證據表明,孟買恐怖襲擊事件與巴基斯坦存在關聯。
對于印度的指責,巴基斯坦予以明確否認。巴《每日時報》29日報道,巴總統扎爾達里認為,印度不應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指責巴基斯坦。巴外長28日在印期間也要求印度不要在孟買恐怖襲擊一事上摻入政治色彩。他說:“我們面對共同的敵人。我們必須聯手戰勝他們。”
針對印度報道捕獲與孟買案有關的巴基斯坦船只的消息,巴海軍發表聲明說,這兩艘船不是巴海軍的船。
恐怖勢力呈本地化趨勢
孟買襲擊事件發生后,一個自稱“德干圣戰者”的不知名組織即向媒體發送電子郵件,聲稱對事件負責。
專家分析指出,孟買恐怖襲擊計劃周密,大批武裝人員多處出擊、手法嫻熟、配合默契,不似新手。但“德干圣戰者”此前卻聞所未聞。目擊者稱,襲擊者是一群20歲左右、身穿T恤和牛仔褲的年輕人,所操語言為印地語或烏爾都語,像是印度本土人。
印度一家電視臺透露,曾接到一名恐怖分子打來的電話,自稱來自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印度南部有德干高原,分析家據此推測恐怖組織可能是南部一支新出現的組織,也有可能是境內某些組織的分支或改名。
外界輿論認為,本次事件中,恐怖組織的流動性和本地化趨勢十分明顯。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接受《世界新聞報》采訪時認為,當前,對于跨國恐怖分子流動問題,國際社會一直十分關注。因此,加強邊境控制對于防止跨國恐怖襲擊是十分有必要的。不過李偉說:“我認為,本次印度孟買遭受襲擊,主要還是以境內的恐怖組織為主。”
由于民族、宗教問題復雜,社會問題很突出,印境內存在著很多分裂勢力、分離組織和極端勢力。這些組織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克什米爾地區和印度東北部幾個邦。西部活躍著“虔誠軍”、“伊斯蘭學生聯盟”等30多個極端組織,東部則活躍著“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波多民族民主陣線”等近百個反政府武裝組織。
近年來,受“基地”組織及國際伊斯蘭極端勢力影響,印度國內的極端勢力“圣戰組織”開始向全國蔓延。
中國周邊反恐壓力加大
本次印度遭受恐怖襲擊的規模之大,令周邊國家的反恐形勢顯得更為緊張。中國作為印度的鄰國,邊境安全再次引起各方關注。對此,李偉表示,發生在孟買的襲擊對其他國家的反恐有著深刻的影響,因為南亞的反恐一直和全球的反恐問題相結合。
目前,對于中國所面臨的恐怖威脅,人們關注較多的是“東突”分子。李偉表示,在“9·11”事件后,為了防止恐怖分子境外策劃、境內作案,中方在西北、西南以及與印度接壤地區,一直在不斷地加強邊境控制。這些措施較好地抑制了一些恐怖組織向中國境內滲透。
本次印度的恐怖襲擊之所以那么慘,與反恐準備、預警和評估的不足有一定關系,這也是給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警示。
新聞分析:印度反恐為何效果不佳
印度歷屆政府都將反恐當作工作重點之一。然而,近年來恐怖爆炸事件頻發的狀況來看,印度政府的反恐政策“收效甚微”。印度反恐為何這么難?
回顧歷史,印度1985年出臺《反恐法》,10年后卻廢除了。2002年制定了《恐怖主義預防法》,2004年又廢除了,原因就在于有人認為這些法律侵犯人權,限制自由,與印度的民主相悖;另一方面,為追求大國夢,印度平時側重軍備建設,比較熱衷發展遠程導彈、太空科技,在反恐領域的投入不足,且警察裝備也相對落后。此外,各邦政府內部有黨派紛爭,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又有政權紛爭,各機構之間缺乏合作。(耿海艷)
恐怖襲擊重挫印大國雄心
本報駐印度記者/胡唯敏
一場慘烈的恐怖襲擊震撼了整個印度,經過近60個小時的恐懼與焦灼的折磨,恐怖分子伸向印度經濟中心孟買的魔爪終于被斬斷,留下的是近200具尸體和兩座面目全非的五星級飯店。但相對于生命和物質的損失來說,11月26日夜晚開始的孟買恐怖襲擊對于印度人內心所造成的影響恐怕更為深遠,印度急切成為世界大國的雄心受到了一次重挫。
印度被西方捧得飄飄然
最近幾年,印度的經濟和科技發展速度比較快,百姓的生活水準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且,由于西方傳媒一向熱衷于力捧印度,因此有些印度人也開始沾沾自喜,印度媒體動不動就說自己已經是一個世界大國。尤其是今年10月22日成功發射了探月衛星之后,印度各界一片振奮,當地報紙在印度宇航員還沒有上天的情況下,就已經在談論2020年印度載人飛船登上月球的話題。
這些年,印度在高科技、軍事建設特別是龐大的核計劃等方面傾注了極大的力氣,這一切都與印度人內心深處潛藏著的“大國情結”有關。確實,印度太想做一個大國了,在印度一些人的內心里,印度已經是一個世界大國,而且是世界的中心。
近年來,一些西方學者和媒體出于某種政治理念或感情色彩,非常喜歡熱捧印度,尤其喜歡把印度與中國相提并論。在這些人的筆下,印度擁有成為世界大國的所有必要條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且結構相對年輕、完整的西式經濟和金融體系等;而最重要的就是印度擁有屬于西方系統的政治制度。一些印度精英也認為,印度已擁有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全部必要條件,印度將很快超過中國,21世紀應該屬于印度。
社會矛盾制約印度崛起
然而,分析印度的大國之路,我們卻不得不從它的開國歷程談起。印度1947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獲得獨立,它從英國人那里繼承了龐大的國土,以及完整的工業、交通、教育和法制體系,但英國人也遺留下來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多宗教混合的矛盾重重的社會體系。幾十年來,印度一直享受著英國人留下的遺產,卻沒能解決英國人留下的社會問題。
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硬件設施常常并不是最重要的,世界現有的和曾經存在過的大國,無一不是擁有或曾一度擁有堅實有力的社會結構。綜觀多年發展的情況,印度迄今沒有形成民族主體意識,印度國內不同教派之間的沖突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即使在印度教內部,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也大大削弱了印度社會的整體性。
宗教矛盾始終是印度國內局勢動蕩不寧的主要因素,分離主義勢力也是印度國內暴力沖突產生的根源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從內部解決自身的諸多社會問題,那么它就缺乏成為世界大國的根本要素。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世界大國,印度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且這條路注定會是坎坷不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