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成功登頂珠峰后的潘多。
中國第一位成功登頂珠峰的女登山運動員潘多潘多近照。
1 珠穆朗瑪峰頂什么樣?
珠穆朗瑪峰頂是一米多寬、十幾米長的一條狹長的地帶。峰頂常年覆蓋著厚厚的冰雪。風非常大,好天氣時峰頂的風力也達到了八九級。
2 突擊登頂隊員是如何選拔出來的?
一般登山活動都會有幾十位運動員參加訓練,并參與攀登活動。根據運動員身體條件和以往登山經驗,分為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等,以及后勤保障人員(運輸物資)。大家同樣攀登到各個高度的營地,不斷地根據當時的情況和每個隊員的身體反應進行調整,直到8300米的突擊營地最終確定突擊登頂的人選。
3 從北坡攀登珠峰的難點在哪里?
北坳和第二臺階是從北坡攀登珠峰的難點。
隊員在接近北坳時地面開始出現冰裂縫,同時還要翻越將近70度的數百米陡坡。然后在登到7790米的四號營地時會有大量的冰陡坡,好天氣時也會刮起6、7級的大風。在過去物質裝備較差的年代,登山隊員的各種凍傷大多發生在此地。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位于8680米處的第二臺階也是登頂的難點之一,想翻越過去,經常要搭人梯,不僅費時,而且消耗體力,容易發生凍傷,但在我國登山隊員在此架起金屬梯后,攀越第二臺階的難度也相對減小。
4 攀登珠峰前要做哪些準備?
國家登山隊的每次登山活動都會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包括制定攀登路線方案、登山隊員的訓練選拔、氣象觀測、通訊保障、后勤保障、醫療救助等。
每次成功登頂的只有幾個人,但背后有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保障。1975年攀登珠峰最后登頂9個人,但所有協助登山的人員有300多人。
5 怎么證明登山隊員確實登頂了?
拍照是一個重要方法,拍攝下登頂者站在峰頂的照片,以及從峰頂看到的周圍景物,就可以證明隊員到過珠峰。有經驗的登山隊員一眼就可以識別出峰頂的照片。共同登山的向導等協助人員也可以證明。
6 攀登珠峰的運動員是如何訓練的?
隊員的訓練分為兩種,一種是身體素質的鍛煉,通過大運動量的訓練提高運動員綜合素質,比如,通過長跑、負重行軍等提高耐力,通過舉重、引體向上、手指俯臥撐等提高上肢力量。還有一種訓練是登山技術的訓練,根據前期勘測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攀登巖石坡、冰雪坡以及冰雪作業的訓練。
7 從大本營出發直到登頂需要幾天時間,隊員在山上都吃什么?
登山的食品分為高山食品和低山食品。高山食品主要是高熱量的罐頭食品,比如雞肉罐頭。打開就可以直接吃的。營地條件好的,可以燒水熱一熱再吃。高山上氣壓低,水燒到70攝氏度就開了。
在大本營吃的是低山食品,大多是由當地提供的,像牦牛肉、羊肉等,新鮮蔬菜很少,都是脫水蔬菜,用水泡開了吃。水果只有罐頭的,因為新鮮的水果都被凍壞了。如果當地副食品少,有時也需要從北京用汽車運進山來。
我們曾經在6500米包過餃子,用小型的高壓鍋煮熟了吃。有些物資是用牦牛馱上去的。
8 攀登過程中通訊保障是怎么做的?
通訊是前方隊員和指揮部保證信息暢通無阻的重要環節。步話機、電臺、對講機、衛星電話等都曾經當作登山的通訊工具,而現在移動網絡已經成功覆蓋世界最高峰,珠峰上也可以使用手機打電話了。
當時使用的通訊工具類似于軍事影片里常常看到的那種報話機,但精巧一些,放在背包里,通話時要抽出天線。因為設備簡陋,登山隊員不能直接和山下的大本營聯絡,需要在不同高度的營地設立通訊“接力站”,才能把攀登情況反映到大本營的指揮中心。
9 經過嚴格挑選的登山隊員會出現高山反應嗎?
嘔吐、頭疼是很普遍的高山反應,即便是西藏當地人也有高山反應,嚴重的會危及生命。每個人的身體極限是不一樣的,但都會有一個最高極限。即便是通過多年的嚴格訓練也無法突破的。
登山隊員上到一定高度后,平時再愛吃的東西也沒有胃口。所以辣味的、酸味的食品比較受歡迎。有些人嘔吐得十分厲害,黃膽水都吐出來了,但也必須吃東西。否則身體光消耗、不補充是肯定無法登山的,所以硬著頭皮也要吃。
10 攀登珠峰要準備哪些登山裝備?
登山裝備包括帳篷、睡袋、鴨絨被和衣物、毛衣、手套、襪子等。當時的登山裝備十分落后,登山鞋是用毛氈做的,皮底兒,冰鑿就捆在鞋上,穿脫都十分困難,現在冰鑿只要一扣就固定在鞋上了。因為裝備落后,當時許多人發生了各種各樣的凍傷。
冰鎬是最重要的登山工具,人手一把。攀登時在沒有危險的地帶,冰鎬可以做手杖用,支撐負重;遇到危險時,比如雪坡上有暗裂縫,就需要用冰鎬探路,判斷能否通過,如果是冰坡,需要用冰鎬刨出一級一級的臺階再攀登。所以說,冰鎬就是登山運動員的武器,沒有冰鎬寸步難行。(羅喬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