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全球變暖帶來災害頻發
近年來,自然環境的變化說明了全球氣候在變暖,全世界范圍的冰川、高山永久性積雪正在逐漸消退、減少;北極的冰山在過去的40年間已經喪失了其厚度的40%;過去100年間的全球海平面正在以3000年之前3倍的速度上升;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動植物為了適應氣候變化不斷地改變著其活動范圍和行為。全球變暖是公認的事實,也是當前國際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全球變暖
導致嚴重后果
★自然災害頻發海平面會上升得更快,熱浪和干旱發生得更頻繁,導致更多的水資源沖突,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生態平衡一旦破壞,將出現土地荒漠,很難再恢復。
★極端氣象事件增多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泛濫。
★疾病傳播范圍更廣全球變暖將威脅我們的健康,可能會發生與“熱”相關的疾病和死亡,由昆蟲和嚙齒動物攜帶的傳染性疾病會被更廣泛地傳播到以前沒有這種疾病的地區。
★生存空間減少城市、農場、森林、沙灘、濕地以及其他自然棲息地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對話專家
溫度升高構成一定威脅
-省氣候中心副主任秦明生
昨日下午,省氣候中心副主任秦明生表示,該研究項目是以“氣候”為主線對大熊貓棲息地進行考察,對大熊貓的生存環境進行“純氣候”分析,其結論主要基于對氣候變化的分析。
據他介紹,歷時一年的時間中,項目研究組的成員走遍四川境內的數個大熊貓棲息地,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進行了實地觀測。秦副主任說,從考察中專家們發現,隨著氣候的變化和人類活動的侵入,一些原本適合大熊貓生存和自然環境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有的大熊貓棲息地,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再加上人類活動的侵入,實地檢測的溫度相對以前氣象站觀測數據高了一些,對大熊貓的生存構成了一定威脅;另外,有些大熊貓棲息地的降水有了明顯的減少,也會對大熊貓的棲息構成影響。”他向記者解釋,由于此次考察期限只有一年,還沒有對除氣候以外的大熊貓棲息地數據進行分析。今后,省氣象部門的專家將可能聯合林業部門、大熊貓研究專家召開座談會,一起研討與大熊貓棲息地相關的一些問題,制定出更完善、權威的多樣性保護規劃。
氣候不是絕對單一的因素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
“氣候對大熊貓的棲息地可能會有一定影響,但也不是絕對單一的因素。”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告訴記者,其實,影響大熊貓棲息地的因素比較多。
張和民說,由于大熊貓高度依賴竹子,其生存環境也跟竹子的分布有很大的關系。“竹子、水、樹是影響大熊貓生存環境的幾大因素,而大熊貓的生存環境的生物也具有多樣性。”張和民提到,大熊貓最適宜生存的環境溫度是27℃左右,平均溫度在17℃—25℃、年均氣溫在13℃,大熊貓都可以生存。他告訴記者,其實,頑皮的大熊貓一點都不怕冷,只是不同的溫度會對大熊貓的體形等方面產生影響。“短期內還無法看到大熊貓的習性有沒有發生改變,只有在箭竹開花的時候,大熊貓會改吃一些草類,但都還是在短期內,它們的主要食物還是竹子。”據他介紹,四川大熊貓主要的棲息地是在邛崍山系、涼山山系等地,但從目前已經監測到的數據來看,還沒有發現大熊貓因為環境的原因而改變生活習性。
桑劍 王銳婷 早報記者 王曉鷗 宋建琴 攝影 向宇 華小峰(本報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