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艦載裝備博覽會
所搭載的裝備也有問題。直升機是法國的SA365“海豚”的生產線所造的直-9,反潛魚雷也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供應的MK46國產化了的魚-2型,雙聯裝100毫米火炮為蘇聯制品的國產型,對空導彈是法國的“響尾蛇”生產線所產,反艦導彈則為國產的“鷹擊”-82。高速航行時使用的是烏克蘭制燃氣輪機,巡航時使用的柴油機則是德國生產線制,等等等等,宛如“世界艦載裝備博覽會”之模樣。雷達和射擊指揮裝置也是各國的各種兵器所對應而分別安裝的。
一艘軍艦當為一個綜合系統,然而中國軍艦是如何將如此“多國籍”的系統串在一起,實為世界海軍專家翹首欲知的。28日(2007年12月28日——本報注)由于沒有公開戰斗指揮所和艦橋,這個疑問無法作答,估計只是將武器一裝了事吧。
與日本在1855年開設長崎海軍傳習所以來150年,初期招聘荷蘭和英國教官積累經驗相反,中國則是基本上獨立開始建設外洋海軍30年左右。艦艇設計和運用中,存在稚拙之處決不是不可思議之處,不遠的將來獲得改善也在推測之中。
點評:在回答有關艦艇作戰系統的問題前,我想先提醒朋友們注意一個問題,田岡說167艦采用燃氣輪機,那么他在甲板上看到了燃氣輪機的不小尺寸的進氣室了嗎?
田岡先生把167艦稱為“世界艦載裝備博覽會”,這個說法未免有些牽強。現代海軍裝 備個個是吞金巨獸,蘇聯是怎么被拖垮的,我們應該很熟悉。
發達的海軍國家聰明地選擇了聯合研制艦船電子、武器裝備,甚至整艘艦也進行聯合設計或建造,以求降低每個參與國對這些艦的研制和使用保障費用的承擔。
采購其他國家的設備或系統以支撐本國艦艇研制更成為一個普遍現象。例如法國和意大利聯合研制的“地平線”驅逐艦計劃。不少國家采購美國或英國的燃氣機,美國的“魚叉”和“海麻雀”更是四處開花。日本最新的“愛宕”也被人評論為“阿利·伯克”的仿制品。
發展中國家的做法則是根據本國條件,有選擇地向國外采購一些一時難以研制、配套的設備。在引進這些設備的基礎上再進行它們的國產化,并逐步發展具有本國自主權的新型裝備,逐步使國產艦艇及其重大裝備基本或完全立足國內設計和建造。其實日本艦艇的發展也是走這個路數的,田岡先生的確疏忽了。
有關系統的整合,朋友們可以想想“納來頌恩”。1989年我們和泰國簽訂了2艘“納來頌恩”的政府協議,泰海軍為這2艘艦自行采購了美國的“魚叉”艦艦導彈,MK41垂發裝置、MK45艦炮和MK46-5型魚雷系統以及荷蘭的警戒、火控雷達,要求我國為該艦提供副炮系統、電子戰、通信、直升機艦面和導航系統以及作戰情報指揮系統,并要求我國負責該艦作戰系統的集成設計和交付。我國技術人員一直跟進,保證了這些系統進行接口和聯合調試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