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海軍167號導彈驅逐艦
資料圖:中國海軍167號導彈驅逐艦
編者按:167艦訪日之后,我國網絡上出現了一篇據稱是日本記者田岡俊次所寫的文章,文章以上艦觀感的形式闡述了作者眼中167艦設計的不足。此文一出立即在軍迷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有人贊同其觀點,有人則反對,更有人質疑此文系國內閑人杜撰。
這篇文章的真實面貌到底怎樣,167艦是否存在文章里提到的缺陷?《現代艦船》雜志社請專家直譯了田岡的文章,并就文中提到的問題請教了專業人士。
內裝充斥著可燃物
此次中國軍艦訪日是1934年中華民國海軍輕巡洋艦“寧?!碧枺?500噸,播磨造船建)訪問下關73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首次的訪問。中國軍艦在1989年4月,由訓練艦“鄭和”號訪問夏威夷以來,與美國海軍進行了相互訪問。美中海軍也進行過共同救難訓練。中國海軍歷訪歐洲、非洲、亞洲各國。平時作為親善訪問也能發揮作用乃軍艦的長處。與日本之間在2000年已經定下了要相互訪問,但是由于小泉前首相的靖國參拜問題而延期,這次終于得以實現,日本的護衛艦也定于明年訪問中國。
“深圳”艦為司令部設在廣東省湛江的南海艦隊所屬,以前曾進行過多次前往歐洲、非洲的遠洋航海。派遣自南海艦隊的該艦似乎屬于“展示用”軍艦,南海艦隊副司令官肖新年少將連海軍軍樂隊也一同帶到了日本,做出了表示友好的姿態。
“深圳”艦為中國設計,1999年在大連完成的艦艇,從外表看來是中國建造的26艘新型水上艦艇中的一艘,但是進入軍艦一看,各個艙室是用三合板涂漆,門框也是木制。走廊和軍官艙有化纖的地毯,桌子什么的家具也為木制,充斥著可燃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激戰中,由于火災喪失了多艘艦艇的日美海軍的地面都鋪有非可燃性的亞麻地氈,對于防止燃燒擴散的門當然不用說,連家具也全部采用鐵制,極力排除對可燃物的使用。
1894年日清戰爭中的黃海海戰以后沒有正規海戰經驗的中國海軍是否對于損害的極限意識太淡薄了,內裝采用的是商船的水準。如果被一發炸彈或者反艦導彈命中,全艦難免會蒙受大火災。這點過去的蘇聯海軍也是如此。
點評:1999年大連出品的船會用什么木板門和門框?笑話!民船都是防火門啦,何況軍艦乎!退一步講,即使艙室是用三合板涂漆,那也是用材料處理過的。現在的艙室隔板用的是防火板、防火棉之類的材料,防火板是貼塑鐵皮包著的礦物棉組成的,也有其他式樣的。三合板這種東西確實好久沒用了,也許他沒細看細摸?不過話說回來,也許在艦上極少數特殊艙室可能會用上一點木家具,木家具的舒適性和親和性不是鐵家具可比的啊。我記得國內報道168出訪圣彼得堡的新聞里有168餐廳的照片,那里可全部是金屬餐桌。
對于田岡的文章,我有個疑問——他到底能去多少艙室?我們能開放多少艙室?看文章他似乎連軍官住艙也去了,我從沒聽說來訪外艦開放住艙參觀的。(船舶建造師東吳)
中國有句成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的想法也是如此。不管這種評論是善意還是惡意,正確與否,都可以吸取它們中合理的部分,以助改進我們的艦艇建設。
防火設計是當代軍艦的重要設計內容,它包括一整套綜合性的設計措施,艦用材料的選擇只是其中一個部分。
一般來說,首先,需要對全艦進行防火區域的劃分,以及對防火區域的邊界做必要的設計處置,使得萬一發生火災,能及時控制在限定的區域之內,割斷或延緩它的蔓延。對于驅逐艦來說,這種防火區一般長30來米,沿船長劃分。防火區的邊界隔壁就是所謂防火隔壁,它的制作材料、所用覆蓋材料、涂料、隔壁開孔、管系穿過以及門的密閉性都有很多講究,必須符合防火、耐火要求。
除此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防火措施,那就是分布全艦的火災探測報警系統,該系統還要和自動噴淋、灑水、浸水或專門消防系統相結合。
從防火角度看,艦船上各類生活艙室的設備和家具確實是要求采用不燃、耐燃材料的。因此,木質家具的采用受到嚴格的控制。各個國家的海軍艦船建造規范對此都有明確要求,中國也不例外。減少木質品的確會影響艦船的適居性,一些高級生活艙室(例如高級的接待室、餐廳等)會有采用木材家具等的要求,這就需要對制造家具的木質和艙室裝飾材料進行處理,使其達到一定的不燃、耐燃等級要求,才能應用。同時還要對使用這種家具的艙室的火災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的設計予以特別關注,以確保這些艙室的防火安全。
資料圖:中國海軍167號導彈驅逐艦
資料圖:中國海軍167號導彈驅逐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