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不是海歸,25年前卻享受了一次“海歸”待遇。
那是1982年春,我從上海復旦大學畢業,回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金沙江畔的小小縣城。回家后,兒時的伙伴同學,父輩的親戚朋友,紛紛相邀吃飯,席間自然要說一些祝賀鼓勵的話。一位善開玩笑的伙伴拍著我的肩膀,把我稱為縣城里的第一個“海歸”——上海學習 歸來,可不是“海歸”咋的?
此海歸非彼海歸也。上海與海外,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就“從外地學習歸來”這一詞語本意而言,上海歸來與海外歸來,好像也沒多少區別。記得復旦畢業前夕,全班同學要搞一個留言錄。每人就自己讀書四年最深刻的體會,寫一句話。我在腦子里琢磨來琢磨去,這四年到底給了我什么?最深刻的體會究竟是什么呢?
最后,我寫了這么一句話:四年求學,最大的收獲不是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使我明白了外面的天空是這般遼闊,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
當時,筆者念的是復旦新聞系。四年求學,確實在這里學到了新聞理論、新聞學史、編輯、采訪、寫作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就我這樣一個從小在金沙江邊長大,孤陋寡聞、見識短淺的百姓子弟而言,上海求學四年,最大的收獲恰恰是大大開闊了眼界,使我看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視角、方法,以及對世界、對人生、對社會的認識,相比過去有了一個極大的飛躍。
就在那年,我被分到北京,命運由此發生轉折——按時下流行語,我的人生出現了“拐點”——但在當時,我曾頗為絕對化地想,只要有了上海四年的求學經歷,今后哪怕沒有分到理想的地方,沒有分到理想的單位,我也會盡最大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我自信自己也能夠爭取到一個比過去好得多的前途!
為什么?因為我的眼界變了,視角變了,我的心胸開闊了,我對世界的認識更清楚了。
閑話休敘,言歸正傳。筆者之所以把25年前那段經歷在此啰嗦一番,目的正是要闡述“海歸究竟意味著什么”這一主題。
在我看來,所謂海歸,無非是“海外學習歸來”之縮寫語而已(“學習”似比“學成”更準確)。凡在海外有一段學習經歷而又回到祖國者,均可稱為海歸。
既然如此,海歸意味著什么的第一要義或本質要義,就是意味著一種經歷——有此經歷而已。它是一種符號,或者一種歸類,既不意味著水平,亦不代表能力。
這個道理,其實如小學課程的ABC,再明白淺近不過的常識。只是在一段時期,在有的地方或者有的單位、有的個人,把這個道理搞顛倒了,搞成形式大于內容了。作為用人者,因為名不副實而吃了虧;作為被使用者,也因為不切實際而走了彎路。
不過話說回來,海歸固然不說明某某人在海外學過一點什么就多么多么有本事,多么多么了不起,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起碼在海外呆過、學習過、生活過,他曾經見多,也就很可能識廣。就像當年筆者在上海求學四年一樣,那眼界、那視野,真的是有些不一樣哩。
海歸與非海歸的最大區別,正在于此。海歸們最可依恃的知識和資本,或許也正在于此。
假海歸一家之言,不知真海歸以為然否。(作者 石川人)
|